“你可别叹气了,要不是他们一家子那么挫磨,辛夷哪里能有今日?又哪里能有我们湘灵和良人的今日?”
张大娘是个闲不住的,一来就找事做,这会儿正在井边帮着姑娘们洗衣裳,闻言甩张大伯一脸的水,然后压着嗓子叮嘱他。
“这些话,你别让辛夷听见。人家现在和广陵郡王好着呢,少多嘴多舌的,听见没有?”
张大伯闷闷地抹去脸上的水渍:“听见了。”
张大娘满意地笑了,看着院子里一群孩子玩闹,眼睛都弯了起来。
“你瞧瞧如今日子多好?辛夷越过越好,咱们家日子也越过越红火,你再瞧瞧对门,你那个不省事的弟弟一家子……”
张大伯瞪眼睛,“不是不让我提吗?怎的你又来说?”
“嘿,我让你不提,又没说我也不能提。”
“你这老娘们,当真是……”
“当真是什么?是什么?”
“……是个勤快人。”
张大伯讷讷的声音刚落下,辛夷便过来了,见张大娘在洗衣服,她哎呀一声,三两步走过去,“大娘来了歇着便是,厅里有茶水,快去吃一些,不要累着了。”
“嘿,这叫什么累呀。姑娘家的衣裳都干净得很,又不是我家那个老鬼,臭烘烘的,那才难得洗呢……”
张大伯在一边尴尬地笑,辛夷也忍不住笑了。
“你们俩感情真好。”
“那可不么?”张大娘道:“每日晨昏吵上三五遍,感情便越吵越好了。”
“哈哈。”辛夷被她逗乐起来,见张大娘手上活儿没停,也搬了个小木凳过来坐下。
她刚想伸手去盆里拿衣裳,就被张大娘推了回去,大惊失色地道:
“不用帮,不用帮。你这白嫩嫩的小手哟,可不能做这种粗活,快回去,回去歇着……”
第232章 木台夜下
两个人你推我让,张大娘始终不肯让辛夷碰水。
辛夷过意不去,“大娘,您来是客,这样让我多难为情……”
张大娘伸长脖子,瞥一眼冒着饭菜香的灶房方向,压着嗓子道:“辛夷,回头你瞧到有好的后生,帮我那两个野丫头掌个眼便是……只要她俩许了好人家,大娘我给你做牛做马,都心甘情愿。”
辛夷苦笑不得,“大娘这么说就见外了,你放心吧,我一定会尊重她们的心意,再为你挑好女婿……”
说着,她突然又认真了脸,“大娘,我两个哥哥嫂嫂,近来都在做什么呢?”
张大娘叹息一声,“昨年天冷的时候,你大哥二哥听你的话,去虹桥那头倒卖石炭,倒是赚了不少的银钱回来。可开春后,生意便清淡下来,如今天儿越来越热,这营生更是难以为继,索性关了铺子,回来跟着他们老头,回虹桥边摆摊卖米糕饼子,多少也能赚几个嚼头。要不然,一大家子十几张嘴要吃饭呢……”
顿了顿,她说起儿媳妇,脸色又稍稍淡了一些。
“你两个嫂子呀,在家带孩子。帮着做些家务……妇道人家,还能干点什么?”
辛夷沉默片刻,“大娘,你看,让两个嫂子来我药铺里干活,如何?”
“什么?”张大娘欣喜得忘了合嘴。
辛夷知道她听见了,微微一笑,“孩子要是不方便带,也可以带到这边来,和三念贞儿做个伴,一道玩耍学习。”
张大伯有三个孙女,只有一个不到三岁的小孙子。
女孩儿家不上学堂,关在家里长大,便只有嫁人一途,辛夷想多给她们一些机会。
张大娘听了,激动得双手抖动,泪珠子都快滚出来。
“这可怎么好意思,这,这……我们一家子吃你的喝你的,怎么过意得去?”
“不能这么说。他们是靠劳动吃饭,拿我的工钱,是要为我干活的呀。”
辛夷药铺里其实很缺人手,药堂有大夫问诊,堪堪能周转得开,但后头的药厂里,药材炮制需要帮手,清理,切割,蒸煮,一道道工序,若单靠着她们几个,短时间还好,时间长了,得累死人。
有了谭家应诊派伙计来卧底的教训,辛夷在药材炮制这一块,十分谨慎,不敢轻易再招新人。
良人的两个嫂子,看着文文静静的模样,也是勤快人,手脚利索,每次来吃饭,都是抢着干活,辛夷已经观察许久了,觉得把她们找来,最是合适不过……
张大娘笑得嘴都裂开了,大着嗓门就叫儿媳妇。
“春梅,慧娘……你们还不快过来!辛夷要收下你们干活呢。”
两个小媳妇正在灶房帮厨,听到婆婆叫唤,连忙往外跑。其他人听到她喜极而泣的声音,也跟着过来了。
于是,辛夷又多招了两个伙计——良人和湘灵的一个哥哥,和一个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