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小医娘(216)

孙喻子想了想,点头。

“在下一定会把原话带到,张娘子放宽心吧。”

事情办妥,孙喻之又和辛夷聊了几句去先生家里进学的事情,喝几口果茶,便起身告辞了。

辛夷抱着匣子送出来,除了祝他来年春闱蟾宫折桂,也不便多说什么。

拿着租契,孙喻之前脚一走,她后脚便准备跟过去,看看铺子的情况,顺便瞅一瞅到底是哪位金主大爷租下了店铺送给她。

三个孩子喜好热闹,个个都要撵路。

辛夷只得牵一头驴子,带着他们出门,顺便把湘灵和良人也带上,出门赶集,凑年节的热闹,顺便去验铺子,打扫卫生。

早上天空还有阳光探头,一到中午,太阳它老人家似乎也畏惧这严寒的天气,又钻入了被窝。

路上早不见了孙喻之。

辛夷无奈,索性放慢了脚步。

三小只自从跟了辛夷,除了喜静不喜闹的一念,二念和三念的性子都野了起来,一路上欢天喜地,看什么都稀奇,问个不停,偏生辛夷也是个半桶水,对什么都一知半解,惹来不少笑话。

辛夷先去的长公主府。

大门紧闭,辛夷上前打听,门房说郡王不在府上,长公主在年初都要祭祖拜神,不见外客,将带来的帖子留下就行了。

辛夷没带帖子,只得带着孩子离开。

“娘。”三念指着长公主府门口悬着一个红纸袋,“那个是什么?”

第121章 喜得旺铺

辛夷扭头一看,猜测道:“为路上派发红包的?”

噗!湘灵笑了起来。

“那叫接福袋。”

辛夷唔一声,虚心请教。

湘灵道:“大户人家亲眷多,前来拜年的宾客也多,年节就只得那几日,是没有办法一一应酬的,这才放出接福袋,来拜年的,便将拜帖放在里面。礼数到了,彼此都不必麻烦。”

辛夷讶然地看着她,不住地点头,“这个办法不错。”

过年走亲戚,有时候确实头疼。尤其像长公主府这样的人家,大把借着拜年的时机前来套近乎的官吏,“接福袋”的存在,可以说很好地为宾主之间开辟了一条不让彼此尴尬的新通道,不得罪,不回应,十分科学。

辛夷见不到傅九衢,没有办法确定店铺的租契是不是与他有关,但私心里又觉得不会是他。

广陵郡王行事高调,对属下抠门,对她更是百般刁难,恨不得人人都欠他一屁丨股债才好。这样的人,哪里会做了好事不留名,掏一大笔银子还不告诉别人?

这暗中做好事的风格,很像曹翊。

辛夷又拖儿带女地去了曹府。

很不巧,刚到曹府外面的朱雀门街,就碰上了孙喻之的马车。他是从曹府那个方向过来的,车帘垂下,车里的孙喻之并没有注意到路边的辛夷。

辛夷站在一边,也没有前去招呼。

等孙喻之走过,她牵着驴子便掉了头。

“走,我们看铺子去。”

三小只很是奇怪,“娘,我们不去了吗?”

“不去了。”

她心里已认定是曹翊盘下的铺面。可是,既然曹翊叮嘱孙喻之不要向她透露,肯定是为了保护曹皇后的私隐,即使她前去相问,他又怎么会承认呢?

罢了。

辛夷释然。

既然已经接过了契约,便不好再矫情,不如放手去经营,将来赚了钱,再践行还钱的承诺便是。

马行街上车水马龙。

平常就闹热,年节上头更是如此。一路行去,饮食果点、胭脂水粉、首饰钗环,笔墨纸砚,应有尽有,店辅里的商品更是琳琅满目。

孙家药铺在马行街北面,背靠着五丈河,再往北去是景阳门,正是繁华地段。

但此刻,门楣上光秃秃的,孙家药铺的匾额早已经被人取下,门外有一把铁将军守门,钥匙就在辛夷的手中。

辛夷望着店门,内心感慨无比。

她将三个孩子一个接一个地从驴车里抱出来,又将钥匙交给良人,示意她去开门。

“娘,以后这里就是我们的家了吗?”

小三念的鼻头被霜风吹得红扑扑的,看着像一个可爱的小精灵。

辛夷十分喜爱她,闻言抿笑,摸摸她的脑袋。

“是我们暂住的地方。”

“那不是家吗?”

辛夷意识到孩子对“家”这个词十分敏感,想了一下,点点头,“算半个家吧。”

孩子不理解,歪歪头,“怎会是半个?”

辛夷笑道:“等娘赚着银子把它买下来,就是整个了。”

三小只都雀跃起来。

他们无比相信娘的本事,相信她早晚能买下这个铺子来。

湘灵和良人打了锁,取下门板望里一看,骤地瞪大了眼睛。

姒锦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