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娘安排了客房,听说他们是认识的,也没有多说什么,由着段隋在灶上给万鲤鱼煎了药服下。
不到晌午,衙门来人了。
老板娘恨透了他们,却又不得不大开店门,配合搜查。
一群衙役大喊着奉何知县的命令,捉拿汴宫行帮匪首万鲤鱼,并称得到线报,万鲤鱼潜藏到南溪巷来了。
“都出来!”
“出来!”
“每一间客房,挨个搜。”
老板娘看着这一群嚣张的衙役,可怜巴巴地求情。
“官爷,小店开门做生意不容易,官府要搜查自是应当,但请官爷留个脸面,别弄坏了我店里的家伙什儿……”
她上前塞了半块银子给衙役,目光满是乞求。
脚店就要盘出去了,但若是官差们以搜捕匪首为由,在店里一番打砸,把里面的东西都损坏了,到时候还能卖出几个钱?
老板娘怕得要命。
那官差掂了掂手上的银子,嘿嘿一笑。
“懂事。放心,官爷们只抓匪首,与此无关的人,不会为难。”
说罢,这衙役头目大臂一挥。
“搜!”
一楼就那么几间屋子,伙房、柴房、仓库,一个招待食客的大堂,一目了然。
除了脚店的伙计,只有零星几个食客。
衙役一个个查过去,转而上二楼。
“有几间客房?”
老板娘在旁边陪着,“十间。”
“可都住满了人?”
“没,没有。”
“住了多少人啊?”
“我算算。今早退房两人,如今有六间住了人,统共十五六个人吧。”
衙役转头,目光不善,“多少人住店都没个准数?”
老板娘吓一跳,“小妇人笨拙,不,不太识数。”
“哼!”五六个衙差将楼板踩得咚咚作响,上了二楼望甬道左右看了看,便是恶狠狠的一个“搜”字。
二楼十间屋子,中间是甬道,两排并列,结构十分简单,查找起来也方便。
前面四间房查过去,三间住的全是本地的力夫,一间是两个从信州来雍,经营针线和服装的小贩,有提货的契约,有报税的凭证,手续完备,长得也清瘦文弱,一看就不是匪首万鲤鱼。
衙役收了小贩孝敬的一串钱,心满意足地走到对中的两间客房。
“开门开门。”
他们将门板砸得砰砰作响。
“里头的人出来!”
“官府搜查汴宫匪首万鲤鱼。”
“窝藏同罪。都开门出来!”
左侧的房门打开,露出程苍板正的脸,那络腮胡子和高大的身形,一看就让人生畏。
“官爷,我们是陈留来的渔民,做生意的。”
程苍递上钞引。
钞引是向官府缴纳钱物后换来的从事某个行业的凭证,是官府出具的铁证。
傅九衢要来雍丘查案,必要的手续自然做得周全,毫无破绽。
几个衙役仔细校验后,互相看一眼,抬头看高个子的程苍,再看一眼他身后的段隋,还有坐在窗前饮茶的傅九衢,视线又转向那一张帐幔低垂的架子床。
“一起的?”
程苍平静地回答,“一起的。”
“屋里还有什么人?”
程苍回头看一眼,“我们是兄妹五个,都是从陈留过来的渔民,看渔市的。这个是我八弟,那个是我……九弟。”
他拉过段隋,又指了指对面紧闭的房门。
“那间房里住的是我们的十一妹,姑娘家,胆子小,官爷莫怪。”
第113章 原来它在此山中
衙役打量着他和段隋,又互相交换着眼神。
“你们家兄弟挺多的啊?”
程苍:“打鱼人靠的是力气,家里没有男丁就吃不上饭。我们的爹娘十分努力。”
“呵!”衙役们笑了起来。
这些人也是欺软怕硬习惯了,看他们生得孔武有力,不是那种文弱模样,语气也稍软几分。
“让你妹妹把房门打开。”
“是是是。这就打开。”程苍倒是客气。
不待他声音落下,辛夷已经打开了对面的房门。
瘦削单薄的一个小娘子站在门口,面色苍白,看着没几两肉,房间里空空荡荡,一张床铺一张桌子,四把凳子,除此,别无他物。
衙役的目光又转回来看程苍。
“兄妹五人,还有一个呢?”
程苍指了指屋里的那张架子床,“我六哥昨日受了风寒,刚在店里煎药服下,睡下了,不便起来见官爷。”
说罢,他大叫一声“六哥”。
一颗人头慢吞吞地探出帐子,与他们一样,络腮胡子,满头乱发遮住半边脸,双眼无神的耷拉着,模样憔悴,没有说话又咚一声倒了下去。
“见谅见谅,我六哥实在病糊涂了。”
几个衙役对视一眼,对他们这家子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