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小医娘(1159)

羡鱼悻悻地哦一声。

父亲生气,他还有两道保命符,搬出母亲和祖母就有救。但母亲生气,谁也保不住他。

傅九衢这次回京,官家又另赏了一座宅子,但他们习惯了同母亲住在长公主府,行李和随从都一路拉了回来。

马车刚刚停稳,便听到李福的声音。

“小人给长公主请安,给郡王请安,给郡王妃请安……”

辛夷打开帘子一看。

府里的下人们都列队站在庭院里,挨个给主子行礼,车队前的李福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她心里有些不安。

傅九衢跃下马,将缰绳丢给侍从,走向李福的时候,脚步也有些迟疑。

“李公公怎会在此?”

李福往后望了望,朝他使眼色。

“官家来了。”

赵祯早就迫不及待要见妹妹和外甥了,但他身为帝王,自然不便亲自去码头迎接,于是便早早来了家里,守株待兔。

赵玉卿有些兴奋,闻声便笑开了脸,“快,钱妈妈,将我从南京带的那个黑檀木箱带上,快快进屋见驾……”

她急着见哥哥,傅九衢却有些迟疑。

他漫不经心地从辛夷怀里接过小狸花,意味深长地回头,问李福,“今日官家为何没有上朝?”

这个时辰,赵官家应该在紫宸殿才是。

李福迟疑一下,低低叹了声。

“枢密副使包大人,昨日病逝于中,官家得闻噩耗,悲痛不已,特地辍朝一日……”

辛夷停下脚步。

她没动,看着傅九衢。

傅九衢也看了过来。

两人对视,默默无言。

辛夷的脚步莫名有些沉重。

故事始终走向了它该有的结局……

“当真是什么都改变不了吗?”

听着辛夷喃喃,傅九衢黑眸微转,牵住她的手,“可以的,十一。事在人为。”

辛夷想到那个至今没有蒙面,却举荐了九哥,为他们解决困境,早早就如雷贯耳的包大人,一时喉头发紧。

“九哥,未来际遇已是猜度不清,我们万万要小心行事,不可再大意……”

傅九衢朝羡鱼伸手,没有说话。

辛夷道:“这个枢密使的位置,真是不好做啊,当年义父在任上,受人攻讦不止,包大人到枢密院也不过才区区一年,就染疾而终……”

她心头阵阵寒意,声音却说得很小。

傅九衢抱着小狸花,牵着小羡鱼,脚步不停,好似没有听见。

··

赵祯在屋里和赵玉卿说话,七年过去,这位赵官家的变化很大,脸颊憔悴、鬓生白发,眼袋更是下垂得厉害,可以看得出来他身为帝王的操劳和忧虑。

赵祯看到傅九衢和辛夷抱着孩子进屋,眼里有明显的喜悦,又在看到一念和二念的时候,微微黯下眼神,露出一抹复杂的无奈。

“微臣给官家请安。”

“见过官家。”

赵祯不停地抬手。

“免礼,都免礼。可算是把你们给盼回来了,坐下说话,来来来,都坐下说话……”

他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满脸的慈爱。

“这个是羡鱼,那是小狸花吧。”

赵玉卿笑着点头,招呼孩子到赵祯的身边。

“快,叫皇舅公。请皇舅公安。”

羡鱼规规矩矩地行礼。

小狸花也有模有样,用含糊不清的童音,给赵祯请安。

赵祯笑着给孩子们都看了赏。

接着便是长吁短叹,“孩子们都大了,朕也老了……眼看着一个个离朕而去,总有一次,要轮到朕了……”

赵祯是个心软的人,又上了点岁数,臣子故去,膝下无子,难免思及自己孤家寡人的悲伤。

赵玉卿见状跟着便抹了眼睛,兄妹两个寒暄起来,说的全是那些旧时旧话。

傅九衢看孩子们都坐不住,便让人将他们带了下去,连同三小只一并屏退,这才恭顺地向赵祯行礼。

“微臣想向官家求个恩典。”

赵祯红着眼睛看他,“这里没有外人,你行此大礼做什么?说吧,这些年是舅舅亏欠了你,有什么要求,你尽管提……”

傅九衢道:“微臣想去枢密院。”

赵祯讶然不已,看着他许久没有说话。

枢密院是两府之一,和“中书”分掌军政大权。有统领军事权和发兵权,掌禁军,权势大,招人眼红,从三司副使到枢密副使,那是很大的跨越。

“阿九为何会突然生出这等想法?”

傅九衢道:“放眼朝堂,可以为官家出谋划策的治国贤能不胜枚举,微臣惭愧,只想领千军万马,为官家征战四海,平定天下。”

赵祯幽幽一叹。

这个外甥他没有看走眼,对他忠心耿耿,从来没有二心,当年他却听信小人谗言,对他生出怀疑……

姒锦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