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小医娘(1073)

“还有一事。”杨怀敏又笑盈盈地道:“出京前,官家特地向下官交代。说扬州府事务繁忙,高明楼的案子,就不劳烦郡王再费心了。宗卷呈上已无出入,还是早已押解回京,由开封府审结为宜。”

“无耻!”傅九衢冷声道:“你以为把你和葛庸狼狈为奸干出的这点宵小之事,嫁祸到官家头上,本王就会信以为真,与官家离心,由着你等小人构陷?”

杨怀敏摇了摇头。

“广陵郡王,事到如今,你竟然还不明白吗?”

杨怀敏看着傅九衢越发冷峻的面孔,似笑非笑地收回绢帛。

“下官也不怕实话告诉你。甥舅之间,是比外人要亲近几分,前些年官家信任郡王,自是因了那几分亲缘血脉……可郡王也应当知道,别说甥舅,就算是父子,在皇权大事上,也不该有所隐瞒。郡王你啊,还是太过大意了。”

傅九衢没有说话,冷飕飕盯住他。

杨怀敏哼声,意有所指地叩了叩桌几。

“驼峰岭的事情,你给官家的札子上什么都交代明白了,怎么能独独漏了南唐李氏的藏宝和族谱?更是一笔都不提李氏族谱有你父亲傅广义的名字呢?”

“一派胡言!”傅九衢冷冷盯着他,“藏宝一事,事关重大,查明之后我自会禀报。至于族谱,本王从不曾见,不知官家从何处听来的诽谤之言……”

“呵呵呵……”杨怀敏笑得刻薄而尖利,语气却是亲和无比,就好像在劝慰傅九衢一般。

“郡王不要着恼,官家从何处得知你也不用管。眼下郡王该在意的,是官家与你生了嫌隙,要如何修补才是?唉,皇权宝座,白骨累累。那几分血脉亲情又算得了什么呢?手足兄弟、父子之间尚可举刀相向,何况甥舅?”

杨怀敏看他不语,表情更是得意了几分。

“下官与郡王素来投缘,这才忍不住规劝几句。扬州的差事,郡王这是办砸了呀!天子之怒,缟素难平。郡王要想回京,恐怕是遥遥无期了……”

傅九衢:“公公说完了吗?”

杨怀敏道:“言尽于此,郡王好自为之吧。”

傅九衢冷脸相向,盯住他,“今日之事,今日之言,本王会一字不漏地如实奏报。另外……”

他一顿,“若当真如公公所言,官家对我怀有戒心。那我傅九衢将终其一生不再踏入汴京城,他大可安心。”

第617章 官家圣裁,明正法典

屋里安静了很久。

杨怀敏在低头品茶,也品广陵郡王的反应。

窗外的雨打在瓦檐上,发出清聒悦耳的声音。

杨怀敏心情很好。

他用了很长一段时间来回味这种快乐。

将从来高高在上的皇家亲贵、不可一世的广陵郡王恶狠狠地踩在脚下,碾入泥泞,看他痛苦难当、无力回天是一件多么快活的事情?

他甚至想哼两句小曲。如果不是头顶的目光太过灼热,周遭突然散发出浓浓的杀气,他可能已经那么做了……

傅九衢太安静。一直到杨怀敏察觉异常抬头,目光撞入那双黑如深潭的双眼,他才指了指杨怀敏手上的茶盏。

“公公还要添水吗?”

杨怀敏怔住。

换了别人,他以为以为这是一种讨好,放在傅九衢身上便是阴阳不定,杀机尽显。

他放下茶盏,“更深露重。下官这里就不劳广陵郡王费心了。您请好好回去安歇着,听旨便是。”

傅九衢略略抬眉,低低轻笑一声。

“本王是问公公,喝好了,是不是可以上路了。”

杨怀敏一愣,对上傅九衢锐利的眼神,顿生不妙。

“郡王此言何意?”

傅九衢笑而不语,双眼懒懒看他。

“你难道想要抗旨不成?”杨怀敏让他逼得慌乱不已,匆忙伸手入怀,想把他的“上方宝剑”摸出来。

然而傅九衢并不受其吓唬,冷笑一声,一字一顿道。

“臣自贬扬州,深感官家恩重,不敢有丝毫懈怠。是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来往奏表多有斟酌。今知罪谴于官家,实在惶恐至极。入内都知大臣杨怀敏秘赴扬州,以官家之名,沉迷游逸、耽于淫乐,勾结官属、祸乱扬州,其人野心勃勃,辜负官家托附,受不义之财、损国之体统、伤社稷根本,多有欺君不报之实。其行可恶、其心可诛!臣忧心官家受小人蒙蔽,圣心难定,特奉杨怀敏八大罪状,遣使押解进京。交官家圣裁,以明正法典!”

他声音清越有力,在这个雨夜的陋室里显得尤为森寒。

杨怀敏大惊,脸色一变,拂高大袖便指着他。

“你,你在说什么?下官何曾沉迷游逸、耽于淫乐,何曾损国之体统、伤社稷根本……”

姒锦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