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流河的半面月亮+番外(109)

作者:故人入梦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嗯,一个很重要的人给我的,他亲笔画的一幅画。”顾斐脸上闪过一抹痛楚。

3年前的那个冬夜,顾斐在巴黎落地之后先给顾缬之和谭昀发了消息报平安,接着思前想后几秒,没有给卓屿发消息,而是把自己到巴黎的事告诉了陈铮。

当时的国内时间应该是凌晨,他想着第二天陈铮起来看到这个消息会打电话来“兴师问罪”,却没想到当时就接到了陈铮的回信,手机屏幕上只有一行字:知道了,照顾好自己。

顾斐想了想,回复:你帮我跟柳莎解释一下呗?我姑在巴黎等着做手术,我提前出国了,没办法跟她一起回根河了。

这次陈铮的回复慢了一些,直到他坐上机场大巴,手机屏幕才重新亮起来:知道了,会帮你转告卓屿的。

顾斐被噎了一下,原本他还在想等到了酒店就打个越洋电话回去,被陈铮这么一句倒是搞得纠结起来。

顾冉之当时已经转到了巴黎的医院,顾缬之和谭昀没有事先告诉她顾斐过来,所以等顾斐第二天出现在病房里的时候,顾冉之着实愣了好一会儿。

而那位小郑医生看到顾斐到了,也暗暗松了一口气。

顾冉之在外人面前性子非常要强,这次手术要不是小郑医生提前告诉顾缬之,只怕她真会瞒到过完年。然而一旦真有亲属在身边,她的反应就不一样了。

原本对于到巴黎住院这件事她还有点不情愿,看到顾斐来了,她就什么抱怨的话都不说了,一切日程都听医生的安排。

顾斐也顺理成章地接过了看护家属的工作。

手术的日程安排很紧,顾斐在第一天晚上打了卓屿的电话没打通之后,接下来几天都没什么时间去琢磨这件事。

等到顾冉之的手术顺利结束,人也转到普通病房,他想再联系卓屿的时候,却先收到了一封国际信。

信封上是陈铮的字迹,还盖了加急的邮戳。

拆开之前他心下就有了些说不清道不明的预感,等打开一看,里面果然是一个小一些的信封,上面写着三个字“转顾斐”,笔迹是他熟悉的清隽挺拔。

卓屿这封信不长,大意是他已经从柳莎和陈铮那里得知了顾斐出国的事,因为他自己这段时间忙,没空联系顾斐,希望顾斐和家人在国外一切安好。

接下来就是重点了——他说他知道顾斐在摄影一途上有天分,也知道这次出国深造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希望顾斐能追着自己的梦想一路走下去,他等着在新闻上看到顾斐拿奖的消息。

没有提过往也没有提将来,就是一封普通朋友之间的、客气的、带着美好祝愿的问候信。

顾斐原本抓心挠肝似的迫切心情在读完这封信之后彻底冷下来了。

捏着那张信纸,他第一件事就是给卓屿打电话,不出意外地没有接通。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断断续续还打过几次,没有一次是通畅的,等到了那年5月,那个号码干脆直接变成了空号。

他想他明白卓屿未说出口的意思了。

接下来的日子他确实如同卓屿所希望的,把自己一头扎进了摄影的世界。

荷兰是一个完全不同于国内的环境,在海牙皇家艺术学院里,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几乎每时每秒都在发生,每天走在校园里都能看到一些即兴的创意作品。

顾斐之前在国内凭着点小聪明和天分,基础其实并没有那么牢固,于是被教授逼着花了整整半年的时间啃理论,感觉脱了一层皮之后又被丢进一个纯实践的环境。

斯蒂芬不像朱瞿那样对他那么宽容,直接要求他每周都要提交不同主题的作品,其中至少要有两张能达到参展的水准。

每周五下午是整个摄影系学生的交流会,不论年级,所有人都集中在系里的小展厅,鉴赏提交的作品,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发言自由点评。

在这样高压的环境下,顾斐也被激起了热情。

那一年冬天他可以说得上是高产——他几乎跑遍了海牙的大街小巷,各种各样的博物馆美术馆,席凡宁根海岸,微缩城和平宫,同一段街区不同时间段光影的变化,海岸线的日出日落……

唯一有一点:他没有再拍过以某个人物为主题的系列影像。

他镜头下也有人物,但大多是某个瞬间无意的捕捉。比如海滩上晒太阳的情侣,在微缩城参观的小学生,黄昏时街道上走过的老人。

一些作品的光影构图斯蒂芬都挑不出任何毛病,但是他始终没有再看到他初见顾斐时那一组人物照里面蕴含的浓烈情感和灵气。

其间他也问过顾斐为什么不再拍人物,每次都被顾斐找理由搪塞过去,时间长了他便慢慢咂摸出根由:大概当时那组照片里的人对顾斐而言远非简单的拍摄对象。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