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双方结下深仇大恨,都想着要找回场子。
这里记着仇,那里脚程快的精怪小妖、玄门道人,都陆陆续续来到了小春城。
一走进小春城,就被眼前景象惊呆。
满大街的小童与小妖,举着拨浪鼓,小风车,小面人四处疯跑,也有放风筝的,也有玩陶响球的。
虽不是一个族类,却亲亲热热、嘻嘻哈哈的在一处耍。
药铺里卖膏药的是条蛇妖,衣袍下半露不露地藏着一条蛇尾,路过的人却见怪不怪,毫无受惊之态。
一头无人管束的驴子驮了一车货物,缓缓从城外走入城内,仔细一看,原来是头驴精。
卖河鲜的鱼贩子身前光明正大地坐着一只肉墩墩的猫妖,口口声声喊那猫妖干娘。
一个岁数小的小道士忍不住问:“这位小哥,你是人,怎么喊一只猫作干娘?”
鱼贩子笑道:“一看便知道长是外地来的,这是我家拜的猫仙儿,自拜了她,回回出船从不走空,她是我的亲亲干娘哩。”
语罢,把他干娘捧起来狠狠亲了一口。
猫妖听干儿子如此恭维,十分受用,矜持地用爪子把干儿子推开,口中懒懒喵了一声。
在场的道士不止一家,什么龙虎山,崆峒山,齐云山……见到此番景象,皆瞠目结舌,不能言语。
正巧街上卖点心的包子铺揭了蒸笼,一阵风过,滚滚白烟带着浓浓的肉香面香,从街头吹到街尾。
胖猫妖闻了这股香,口水不争气地呱呱流,仰起脖子把干儿子一看,她干儿子就懂事,摸了几个铜子儿,孝敬干娘买肉包子吃。
胖猫妖甩着尾巴来到包子铺前,卖包子的妇人认得她,不消出声,就笑眯眯招呼:“猫干娘来了,今日吃什么包子,鲜肉的?酱肉的?鱼肉的?虾肉的?要吃虾肉的?这就给干娘拿。一个还不够,要两个?好,就拿两个。”
一群道士愣是没能从那张毛茸茸的猫脸上看出什么意思,那妇人却像猫肚子里长的蛔虫,一张嘴叭叭说个不停。
看那猫接包子付账的样子,似乎都叫她说中了。
胖猫妖叼着她的包子,坐在街边美滋滋地吃了起来。
瞧她吃得十分香甜,原本戒了口腹之欲的道士也被勾起馋虫,不约而同去那家铺子买包子吃。
走到那里却又发现,铺子里还有几个肩上搭着褡裢在买包子的小妖,观其风尘仆仆模样,应当也是外地来的,同他们一样,要去春山学堂听学。
那几个小妖看到有牛鼻子道士过来,就如老鼠见了猫,很是惊吓,几乎要拔腿开溜。
卖包子妇人见状,笑道:“几位客人不要怕,我们小春城从来不兴降妖除魔这一套,城中无论是人是妖都一样,谁也不能欺了谁。”
又扭头对来买包子的道士说:“道长们在外头降妖除魔惯了,可别在小春城干这事,在小春城降妖是要被抓起来吃牢饭的。”
一帮道士:“……”
头一次听说降妖除魔要吃牢饭。
本就是收到本地地仙儿通知才来的,来时又请教过了天上的祖师爷,自然不敢乱来,纷纷道:“我等省得。”
一帮妖怪一帮道士,非常小心地分成两拨,互不干涉地买了包子,谁也不曾与谁搭话,连衣角也不挨一下。
卖包子的妇人又热心指路:“看你们模样,是要去春山学堂听学罢?前些日子,眠春山的神仙搬来几座大山,听山里的妖怪说,那几座山分别叫做怜春山,鸣春山,放春山,山上建了学堂,要给外地来的道长与妖精上学用,我邻居家的远房外甥,好像是个什么壁虎精,也去山上上学了……”
滔滔不绝讲了半天,忽然意识到自己说得过多,不好意思地停下来,说:“是小妇人多嘴了,诸位只要沿着大道往山的方向走便是,山脚处有个山神庙,去那里记个名儿,就可以上山去了。”
听了这番指点,不论是那些道士,还是那些小妖,都作礼谢她。
口里道着谢儿,眼角却不由自主瞥向对方,暗道:道士/妖怪也会说谢哩。
从包子铺里出来,双方都要上山,要走同一条道儿。
然虽在一条道上走,却是各走一边,离得远远的,碰也不要碰到,一些胆儿小的妖怪,还挽着手给彼此壮胆。
虽各走一边,却又忍不住互相偷看。
小妖们看到道士在吃包子,心里就想:道士也吃包子,他怎么不过来捉几个妖怪吃。
道士们看到妖怪在吃包子,心里也想:妖怪也吃包子,街上这么多人,他怎么不捉几个人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