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瀚同东方洛润握手道:“那就麻烦东方同志了。”
东方洛润道:“赵团长客气了。”
舒冉道:“二哥,到时候我送你。”
正好一道下山去粮食站买些种子,山上的菜不是土豆就是白菜,太单调了,她今年要多种一些其它蔬菜,丰富一下口味。
“谁要走啊。”黄佳慧推门进来。
东方洛白道:“为什么不敲门?!”
黄佳慧哦了一声,退出去在门板上扣了几声道:“现在能进来了吗?”
赵文瀚道:“进吧进吧。”
黄佳慧进门又问了遍谁走啊?
东方洛润道:“我,你出来也一段时间了,一起走吧。”
黄佳慧问:“大哥呢?”
东方洛白道:“我不走。”
黄佳慧回东方洛润,“我扫盲工作没结束,也不走。”
季和昶道:“那咱们就这么定了。”
就这会便散了。
黄佳慧挽着舒冉的胳膊,“走,咱们找妈去吧。”
舒冉道:“她现在忙的很,还是不去打扰了。”
过完年之后大家都继续开展工作,尤其是部队,当初来的那群女兵,一部分安排做宣传,还有一部分做接线员,当然,黄婉他们还想趁着机会组织个文工团,以此拉动战士们的感情,到时候弄个联谊会什么的也顺理成章。
黄佳慧失望的哦了一声,也只能去扫盲班了。
——
东方洛润说走就走,舒冉也一起,季和昶开车,赵文瀚搭伴。
下了山,舒冉他们先把东方洛润送到了火车站,等人走了三个人才去粮食站,春种的季节马上到了,粮食站汇集了各地方来购买种子的人员,粮食站里人挤的满满的。
几个人在门口先等了一会儿。
人少了一些才进去,按照部队往年的采购经验,都买一些玉米种子跟胡萝卜,大家主要任务还是种植蟠桃。这回舒冉不止挑了玉米,还挑了辣椒/西红柿/韭菜/四季豆/豇豆/茄子/黄瓜。
这些蔬菜都是一边摘一边长的,吃一个夏天不成问题,如果收的够多,还能屯一些到冬天吃。
另外她还挑了南瓜/萝卜/土豆/芹菜。
这些不止能当季吃,还易保存,可以冬天来吃。
赵文瀚瞧着舒冉挑了那么多种子,无奈道:“冉冉,咱们这里跟南方可不一样,天冷,好多种子刚发芽都冻死在地里了。”
舒冉当然知道,主要是这里的冬季较长,大家育种技术也不够科学规范,更没有塑料薄膜覆盖保暖,种子成活率不高,还好她有温泉屋,在里面育种正好。
最后舒冉还买了一些花生种子,她没有种花生的经验,但是妞儿有,花生可以炒着吃,水煮花生还能榨油。
买完了种子,舒冉又去了趟养殖场,她买了五十只鸡苗,到时候这些鸡就放养在蔬菜地里,现在的农药还未大范围普及开来,毒性也不够,这些鸡不仅能产鸡粪,还能吃虫,下蛋。
另外舒冉还去养殖场买了十头白猪,当地人都以畜牧为生,这些猪主要是驻地的人来养,白猪比黑猪上膘快,只要今年养得好,一头猪二百斤不成问题,而吃同样饲料的黑猪只有一百多斤肉,到时候大家就能多吃几次荤腥了。
买完了这些,舒冉还想买些鸭苗,但是鸭棚在另一边,三个人往鸭棚走的时候,舒冉瞧着养殖场正在搭建个小棚子。
她心里惦记着澡堂子,便过去多嘴问了句。
泥瓦匠道:“我们只管盖,不懂的问老何。”
舒冉道:“老何是谁?”
泥瓦匠往背后指了指。
灰砖墙的角落里树干搭的牛棚里,老黄牛正在嚼着干草,舒冉瞧了好半天才看到牛棚里还有个人躺着,他缩成一团,不仔细看根本注意不到。
泥瓦匠道:“老何出过国,才回来就被下放了。”
看来那老何也是个人才,只是生在了特殊时期,但是现在已经有不少人平反,外交部也在接洽,希望国外的优秀人才回国,现在建设祖国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如今这样的人才好住在牛棚,舒冉很想帮他。
她又道:“不都开始平反了吗?老何怎么还在这里?”
泥瓦匠道:“他脾气倔说话难听,到处得罪人,表现不好,平反也轮不到他啊。”
季和昶厉声道:“简直荒唐!”
舒冉看了眼季和昶,又同季和昶道:“文人多傲骨,这样的人才下放到牛棚,自尊心受挫,脾气不好也正常,我们帮帮他吧,不止是帮他,也是为社会争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