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在花船上,两个小毛头,一下子就喝多了,睡在了船上。
第二天,天还没亮,就有一个好友慌里慌张的跑了来,把他们弄醒,告诉他们家里出事了。然后什么都不说,只是让他们赶紧跑路。
可两个锦衣玉食长大的厉家兄弟,哪经历过这个?不肯信也不肯跑,非要回家。结果好友才说,是他爹说,文家下了手,把厉家人全杀了,最后还放了火。已经发现他们哥俩不在了,正在四处找呢。
好友的爹把他关起来,不许他掺乎此事,还是他翻墙偷跑出来报信儿的。
晴天霹雳,兄弟俩抱头痛哭,惊慌失措。最后还是那个朋友,弄了条小船,把他们扔在上面。
可没多久,就有人追了来,也弄条船在后面追。哥俩的船工不愿意惹麻烦,要靠边停船让他们下去。兄弟俩没办法只得跳了江。随着水飘游了很远,才把追的人甩开。
最后兄弟俩扒在一条货船帮上,一点力气也没有了,还是他堂兄,使尽吃奶的劲儿把他托上去,只来得及跟他说一句“活下去!”就沉了底儿……
他躲在船上,哭得晕过去几次,船行第三天,终于有人发现了他。船老板还算好心,给他一个馒头,让他下了船。
他流浪着不敢回乡,但身上没任何东西,只能躲躲藏藏,靠好心人给点吃的。
几经周转,来到了厉太太的家乡。病倒路边再也动不了,厉太太的一个亲戚看到,救了他。他就跟着那人,做些事由混口饭吃。也不知道怎么的,厉太太的爹看中了他,让他当了自己女婿。
他跟岳父说了自己的经历,岳父托人去打听,过了很长时间才回信。果然是太皇太后的文家,抢了他家的产业,还说文家在当地,日子红火。
而厉家那桩惨案,只说是厉家长子,也就是他大堂兄,因矛盾放火烧杀了全家而结案。对于厉逢时,再也没有人提起。
再后来,他有了儿子,他给起了个名字叫厉锋,小名念祖。
这样过了六七年,他的样子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快到家人的祭日,他实在是压抑不住心里的思念,就回了家乡看了看。
原来的故居,张灯结彩,是文家在送长子进京当官。
他回来后,心情郁闷,郁郁寡欢。虽然妻子贤慧体贴,儿子聪明结实,也没拦住他报仇无门的绝望,终于,他死了。
咽气的一刹,他嘴角突然带着笑,笑的,是那么好看!
也许,他终于见着了他的亲人了吧?!
第105章 香风徐徐歌榭台
和清郡主终于把她的园子修好了。
给要好的人家儿下了帖子,请些姑娘们去,她要试园子。
和清群主是静平长公主的孙女儿。静平长公主是皇上的大姑母,为人稳重,不偏不倚。在皇上已经确定上了位后,才不动声色的向他靠近。虽然没从开头就坚定不移的支持皇上,但也没捣过乱。
皇上对于这一点还是肯定的,收拾完当初便绊子的人,还特意给她这个孙女儿一个郡主身份。静平公主也因为皇上的原因,很给林即几分薄面,平日里走动得比较多。
这次的聚会,不用文华县主来叫,公主府直接给了林家贴子。但林家为林之芳出嫁的事正忙碌,老太太和袁氏都去不得,姚氏和方群群更是攀不上这样露脸的事,只有黄氏带着姑娘们去。
其实,黄氏并不愿意参加这样的活动。丈夫的身份实在是提不起来,她在林家也没什么地位。更不愿意让林之秀和两个庶女出头,所以她跟老太太说自己这两天没睡好,精力有限,怕照顾不过来,要不然这次就先别去了。
但林老太太,肯定是愿意让孙女儿们参加这样的活动的,富贵人家儿嘛,就要多走动才好。她没想到黄氏是在推搪,就说“那这回,之菲和之盈就先别去了。之秀回来京城,还没怎么过门儿,你带着之荣和之秀去吧!”
黄氏脸色更不好了“母亲,之秀那个性子,带出去惹到麻烦,媳妇儿可压不住她!”
林老太太说“唉,是你父亲说,要多带她出去走动走动,之荣和她的事,都要准备了!回头我说说她!”
黄氏心里转了转,也对,收拾这个死丫头,就得让她走出去才成。她那个模样,那个性子,遇到京城那几个刁钻的,说不得,代替我把事情办了呢。
于是点头答应了。
林之秀却根本不想去!她现在整天惦记着去舅舅家,跟厉太太一起收拾房子。尤其还有属于她的院子呢,更要用些心思!等舅母进了门,就要过去住了呢!
现在一听是跟黄氏出去,就表示自己不愿意去,要是有功夫,想去舅舅那里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