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爷老太太,只林江晚一个女儿,尤其她从小长得好,很有些本事,又嫁的好,女婿还为府里做过些事。所以,老太太很是爱重,愿意她能经常回娘家住住。
可是,做为严家掌家夫人,哪有那么多机会回娘家住啊!那听起来可不像话。所以这个院子,还是她两个女儿来住的机会多些。后来大女儿严芸进了宫,就只有小女儿严馨常来小住。
院子收拾的干净整洁,屋里每天通风打扫,窗纱也是年年都换,没任何异味。院里花草维护的好,路干净,摔个跟头衣裳都不会脏。
林之秀进了院,已经开始有人往里搬东西了。
宋嬷嬷带着人前后看看,在那里忙碌着“这些东西放在堂屋里,可小心些,都是怕磕碰的。那五个箱子是姑娘的铺盖,放在卧房里吧。”
林之秀打量一下屋里的摆件“今天大家累了,这些东西就先不动。等明天歇过来,把这些摆件都收拾好了,让大伯母派人来收,以后屋里,就摆上我平日用的物件就好了。”
“是。”
“家具嘛,今天就先用这个吧。咱们带来的家具,看看有没有路上松散了的。没有,就换上。用咱们自己的铺盖就好了。我听母亲说,她在府里还有留有一套家具,床也有的,还是我外祖母给母亲打制的呢。回头让大伯母给找出来,用那个就好了。”
汪嬷嬷小声儿说“那套家具,还在原来您父亲的院儿里放着呢,现在,是三老爷的长子,咱们家的二爷住着呢。”
林之秀轻哼了一声“即使住在那里院里,也不会用着我母亲的嫁妆吧?还有用伯母的嫁妆的?呵呵,不会这么不成器吧?!”
那汪嬷嬷一听,心里有些打鼓,左右看看,还是小声说“二爷,咱们老太太宠着,性子十分……要东西时,还要注意分……
“我要我娘的嫁妆还要注意?他自己又不是没娘,不会有事的。”
“哎哟我的小姐,您可小声些,那位,可真不是好性子。”
“好,我知道啦。”
很是费了会儿功夫,她的东西都抬了进来,宋嬷嬷带着丫头点好数。
搬东西的人接了丰厚的打赏,兴高采烈的走了。
几个丫头把她住的屋子重新打扫一遍。铺上被褥,挂上帐子,拿出洗漱用品,西洋镜子,熏香炉开始熏香。吊上云锦绡纱绣花帘,梳妆台上,放了一些经常用的首饰和梳头工具。她在家里穿的衣裳鞋也都规矩的放好。
不一会儿,一个讲究的闺房,就整理了出来。
林之秀说“汪嬷嬷,宋嬷嬷她们,在附近租了院子住,回头,劳烦你跟门上说一下,她们方便进出。”
“您需要多少个门牌,跟奴婢说就是。姑娘身边伺候的人够不够?”
“目前是一个宋嬷嬷,四大丫头,四个二等的,这些都是我用习惯的。三等或者粗使的,就随大伯母安排吧。还有些我母亲的陪房,都安排在附近安排院子住下了。”
汪娘娘说“那好,嬷嬷先让人给您送热水,您梳洗完,先休息一会儿。”
林之秀笑着点头。
汪嬷嬷心想,这个姑娘挺好处的嘛,刚才那几位可真是……于是赶紧安排人往这边送热水。
朝云居里忙得热火朝天。
林家林五太太在林四太太那里串门聊天。
林家五爷林希,娶妻叫方群群,两人成亲几年也没有孩子。
林希看不上方群群,他的所有事都不让她插手,所以方群群每天除了做些手工,没其它事做。
家里其它几个太太和小姐,也都因方群群出身低,人又……俗气,都不愿意理她。
而林四太太姚氏出身书香门第,好脾气,知道的事情多,嫁妆也算不少。平日里茶点不缺,姚氏还有一定的审美,经常有些新鲜衣裳样子。
又跟方群群一样,是庶子媳妇!
所以方群群很愿意亲近她,信服她,没事就来串个门子。
听说家里三侄女回来了,方群群挺激动,终于有新鲜事儿了“四嫂,您见过二哥二嫂吗?”
她眨着一双媚眼,问姚氏。
姚氏说“见过二哥两面儿,二嫂却是没见过的。我进门时,二哥二嫂已经去了南方。后来二哥回京述职时,见过。他在京城呆不了几天就又走了。”
“这可真奇怪,二嫂也不跟他回来。这个侄女更是没回来过。他……二哥什么样啊?”
姚氏柔声说“我们四爷说,二哥绝顶聪明,其它哥们儿,连他的边角都够不上。考学做事,都是顶尖儿的。四爷那个时候,最崇拜这个哥哥。只是……二哥是在太婆婆跟前儿长大的,跟婆婆……”她使了个眼色。
方群群一副了然的点头说“明白,明白……我是听说过,婆婆不喜欢二嫂,所以二哥才带着她,赴了外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