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门口送行的众人看到这不由得笑了。
“看来,让挽风随队出差确实是最好的选择。”
“是啊,你看看这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模样,可真是太叫人放心了。”
赵挽风不由得笑了。
从万林厂到戈壁深处一千多公里,按现在的路况不眠不休的开车也要两天,可不得准备好吃的吗。
这年头路上又没有服务区,万一路上饿了可真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作为一个随队大厨可不能让她的成员还没到目的地就饿肚子。
总而言之,众人在轻松的氛围下出发了。
专家队伍连同赵挽风是8人,万林厂配了一辆东风卡车,和一辆吉普车。
专家队伍一半坐吉普,一半坐卡车看守快慢机。
另外川渝军区还派了一个小队来护送他们进戈壁,总而言之这一次的出行,比赵挽风想象中的要严谨得多。
吉普车里赵挽风有些紧张又有些激动,有兵哥哥护航耶,这是多么光荣的事儿啊。
顾念有看着自家媳妇的模样倒也不恼,只当她是想哥哥了,毕竟她的父亲和三个哥哥都在部队。
本来过年时赵老爹要过来万林厂的,不过首都那边搞演习,赵老爹便走不开了。
一直到上个月。忙碌的赵老爹才有空打电话给闺女寒暄几句。
至于三个哥哥更是忙得不可开交。
赵挽风也能理解,对别人来说年节是亲人团聚的日子,可对于人民子弟兵而言,这样的节日更不能掉以轻心。
万家灯火团圆,就相当于他们也团圆了。
以前原主就经常一个人过年,尤其是哥哥们都当兵以后,顾念余又出国了,家里就只有她一个人。
正是因为这份亏欠,家里人才格外宠这个小姑娘。
然而跟原主不一样,赵挽风是成年人,她能理解大人的身不由己,也能明白他们对大家和小家的取舍。
所以,在过年时,赵挽风非但没有因为父亲爽约而生气,还给父亲,哥哥们都寄宿去了年节特产。
他们甭提有多高兴了。
当然这是都是题外话,总而言之顾念余猜的不错,她确实因为父亲和哥哥们的关系,对兵哥哥有着格外不一样的感情。
能被他们护送着前进,内心特别激动。
不过再激动的心情也会有疲惫的时候。
这年头没有高速,最常见的路面是黄泥路。
第272章 以菜服人
一千多公里的黄泥路,即便是正常人都能晃晕。
很快赵挽风就累了说不出话了。
不过即便路上辛苦,众人仍旧披星戴月的赶路。
除了司机之外,会开车的也都要轮流开车,为的就是不耽搁进程。
终于,在两天后,科研队按照约定时间到达了戈壁深处。
赵挽风这才发现,原来在人迹罕见的深处也默默盖起了实验区。
这边的房子大多是一层的土平房,从空中来看,它和周边的黄沙山丘融为一体,基本区分不开谁是谁。
凌桥默默为赵挽风解说道:“这里是我们的一个兄弟单位,专门给各路大炮枪械提供试验区的,这边条件跟战场很相似,能最大程度地测验出武器性能。”
赵挽风似懂非懂的点头,反正专业方向的东西她注定是帮不上忙了,给众人做好三餐就行。
这边戍守的小战士热情地接待他们,将他们安排到宿舍去。
赵挽风这才知道,这里驻扎着一个连,连里有三个班,十天一换班。
战士们主要职责就是守卫这片营地,对接来试验的人员。
别看这十人很少,然而他们要巡逻,要站岗,还要做吃的,也是非常忙的。
在他们身上,赵挽风看到了戍边战士的影子。
在祖国偏远的地方,多少战士如同他们一般,默默无闻地守着祖国大好河山。
这里没有人烟,没有繁忙,更没有娱乐消遣,无边无际的旷野里,只有同行的几人互相陪伴。
看到有科研组过来,他们脸上的欣喜难以掩盖。
任谁在孤寂的戍边日常里看到乡亲都会如他们这般激动欣喜吧。
赵挽风很自觉地跟小战士们打招呼,又把没吃完的肉干零食分给他们。
大伙知道这是万林厂科研组带过来的厨师,不由得连连比大拇指。
“咱们这儿还是第一次有女同志光临。”
“这边的生活比较辛苦,女同志有什么难处要及时跟我们说,我们会尽可能帮助你。”
听着他们的话,赵挽风感觉一阵温暖。
她连连摆手:“别客气,我会照顾好我自己的。”
这次出行,她把能想到的装备都带上了,为的就是尽可能不拖大家的后腿。
虽说妇女能顶半边天,男女平等,然而在集体生活里,作为一个女人,确实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譬如来例假,洗澡,晾晒衣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