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挽风要收拾的无非也就顾念余的房间和厨房卫生间这些必用的地方,其他的倒还好。
三人合力很快就房间洒扫好了。
其实也没什么好收拾的,毕竟邻居阿姨每个月都会定时来清扫,房间的家具也都有防尘罩子盖着,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灰尘。
在打扫卫生时,邻居阿姨也不停观察赵挽风。
她是真真没想到娇娇小姐赵挽风也有干活麻利的一天。
不偷懒不耍滑头甚至还争着抢着干,就跟换了个人似的。
万林厂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竟然能让人在半年时间有如此巨大的改变。
都说当兵能锻炼人,如今再看,万林厂完全不输啊。
赵挽风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
不过改变肯定得蜕层皮,否则何以改变。
邻居阿姨在脑海中钩织了一幅娇娇小姐“变形记”的苦情戏,逐渐红了眼眶。
而后又感慨地拍了拍她的肩膀:“好孩子,这一路辛苦了,不过你要感恩你所经历的一切,以后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的,知道吗。”
“呃,好。”赵晚风在点头之余又一脸茫然。
这年头的人热心善良,但也容易自我感动。
譬如现在,完全搞不懂她为何突然就眼眶泛红还一脸感动的跟她说要热爱生活。
颇有些当年万林厂众人初识的感觉。
所以,她这是又在不经意中把邻居大姐给感动了吗。
可是……她只是认真打扫卫生,什么也没干啊,这有什么好感动的……
赵晚风摇摇头,只能让自己不要过于大惊小怪。
邻居阿姨感动完又马不停蹄地冲回去给两人做饺子。
赵挽风死活拖着不让她整,只说等会还要出去吃东西的。
邻居阿姨说什么也不肯,只说:“外头的归外头的,你们半夜饿了,或明天早上饿了吃啥,总归家里得备着点。”
说罢头也不回地走了。
赵挽风无奈摇头:“阿姨真是太热情了。”
“远亲不如近邻,可不就是这样,更何况小荷阿姨和岳母大人还是好朋友。”
对于已故朋友多孩子,自然多几分照拂的。
赵挽风感慨,可惜原主命薄,早早就去了。
也不知她现在在哪里,如果跟自己换了身体,那就精彩了。
原赵挽风:阿嚏!这该死的充满了诡异的地方到底是哪里!
赵挽风确实不知道自己一语成谶,原主真的来到了她的世界,当然原主赵挽风去到现代后又是另一番光景了,在此且不赘述。
赵挽风顾念余送走了邻居阿姨没多久就听到外头响起滴滴的汽笛声。
俩人起身往外头走,便看到沈白舟卷土重来了。
此时邻居阿姨也正从自家院子探头往外瞅。
跟赵挽风对视上了,邻居阿姨尴尬一笑:“这就要出去了呀?”
赵晚风点头:“是啊。”
“行,你们去吧,回来吃饺子。小伙子你也一起啊。”
邻居阿姨也冲沈白舟摇摇手,一副赵家的客人也是我家客人的架势。
社牛沈白舟摆摆手:”好咧,早就听说阿姨手艺好,晚点我来串门啊。”
“好好好。”邻居阿姨笑得合不拢嘴。
赵挽风对此深表佩服,不愧是搞外貌的,瞅瞅人家这能言善道的模样,普通人怎么跟他争。
啧啧啧。
沈白舟直接带两人到了首都最有名的羊肉馆子。
这时候虽然还没有大型美食城的概念,但是对于涮羊肉几乎是每个老首都人都热衷的事,而且吃了一辈子的涮羊肉,自然比外地人更清楚哪里的涮羊肉好吃。
虽然沈白舟不是首都人,但他认识的老首都人多啊,所以即便这馆子其貌不扬,即便这馆子藏在老胡同里,但还是被他给找到了。
赵晚风看着这涮羊肉馆子的招牌呆滞:“这……这……”
两把刀紫铜涮羊肉馆!
众所周知,烤鸭和涮羊肉是首都并驾齐驱的两道美食,也是老首都人的最爱。
可人们并不知道,那些非常有名的涮羊肉馆多数是改革开放后,九十年代初才开设的。
真正意义上的涮羊肉老字号要数这两把刀,不过两把刀后来不做了,一直到九十年代他的孙子再次出山开店,不过那时候“两把刀”不太符合社会主流,于是就改了一个吉祥喜庆的名字。
然而店里秉承的仍旧是两把刀的传统手艺。
很多人认为铜锅炭火就是老首都涮羊肉,实际上那是外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真正的老首都涮羊肉精髓,是羊的品质以及技艺。
当然,当然这时候好羊不难找,内蒙绵羯羊,宁夏滩羊,以及张家口以外的“口外羊”等等。
有了好羊,还得有好的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