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姐忍不住笑了:“我家小子就不这样,成天想着让我买炮仗来着,我不给他买,他就捡人家放过的哑炮点,好几次弄伤了手被我打得屁股开花。”
关于娃的话题,赵挽风没插话,也插不上话,不过随着大姐们聊开,赵挽风也清楚了几分厂妈厂爸的心里。
一直以来只听说留守儿童的报道,却是不知在外打拼的爹妈对孩子的思念也一点不少。
谁说不是呢,中秋快到了,每逢佳节倍思亲。
不过厂里建设还不完善,把孩子们接过来也不现实,除非二期项目全部完成。
但是……估计还要一段时间。
赵挽风挠了挠头,虽然不能把孩子们接过来常住,但过节团聚还是可以实现的嘛。
思及此,赵挽风默默起身:“你们慢慢吃,我有点事处理先跑了。”
说着就屁颠屁颠跑走了。
“诶!这孩子。”南大姐无奈:“还想问问郝大厨的事儿呢,怎么就跑没影了。”
“还不是你,满口育儿经,人家小丫头哪里能插得上话。”大林嫂嗔她一眼。
“嗐,她生娃还不是迟早的事儿,就当提前学习嘛,这孩子咋这么没耐性呢。”
“小赵的孩子肯定乖得很,你家混小子的经验她用不上。”
小刘嫂听着俩人扯皮,逐渐破涕为笑。
看到小刘嫂终于笑了,两人也舒展了眉目,看着手上漂亮的蛋糕,南大姐道:“改天跟小赵学学怎么做蛋糕,回去也给孩子们做个尝尝鲜。”
“说得对,咱们先尝尝,以后也给孩子们做。”大林嫂率先夹了一勺蛋糕放嘴里:“说起来这还是我第一次吃蛋糕。”
结果一尝味道,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又香又甜又松软,怎一个美味了得。
这边在尝着蛋糕,那边赵挽风也屁颠屁颠来到了宣传办公室。
说到这栋新盖好的办公大楼,它就在家属院对面,万林厂所有后勤文职办公室都集中在这里了。
其中二楼的第一间办公室就是宣传办公室,此时李主任正戴着眼镜仔细研究最新一期报纸企图在这上面凝练万林厂新的学习方向。
正当他深入研究时“叩叩叩”门被敲响了。
李主任疑惑抬眸,心想是哪个小蠢蛋送检讨来了?
结果定睛一看,竟是赵挽风。
“我什么时候罚你检讨了?”
赵挽风好笑:“瞧您说的,难道找您就只有交检讨么?我给您送好吃的来了。”
李主任受宠若惊地起身:“哟,真是蓬荜生辉难得难得,什么好吃的呀?”
“蛋糕。”赵挽风也没卖关子,直接给出答案。
“啊?什么时候买的洋玩意?”
大概……李主任是唯一一个收到蛋糕但不太高兴的人,在他眼里,一切舶来品都不值钱。
“什么什么洋玩意我自己做的。”赵挽风一脸你不识货的表示。
李主任惊讶:“你还会做蛋糕?”
这种洋鬼子的玩意,小丫头会做,真是不知还说什么好。
赵挽风得意:“那可不,您赶紧尝尝。”
李主任摆摆手:“我才不吃洋鬼子的玩意,糖衣炮弹,你也别太沉迷,咱们的糕点比它好吃多了。”
赵挽风哭笑不得,强硬地塞了一块蛋糕进李主任嘴里。
李主任被塞得猝不及防,嚼巴嚼巴想吐掉又觉得浪费,只能呜呜哇哇瞪着赵挽风,满脸骂骂咧咧。
赵挽风不为所动笑嘻嘻问:“好吃吧?我跟你说,可惜现在没比赛,不然我这水平绝对吊打洋鬼子。”
一听吊打洋鬼子,李主任的嘴角终于往上扬,管他是不是真的,先鼓励再说。
“这么一说,你的蛋糕做得还不错,继续努力,说不定哪天就真的有机会打洋鬼子了。”
“……”赵挽风。
她也就这么一说,李主任何必当真。
好一会赵挽风才开口说正事:“主任,中秋快到了,你有什么灵感不?”
“什么什么灵感?”
“团圆节啊,您不在厂里组织点活动?”
“你是说……搞晚会?”
“对啊,万林厂第一个中秋节恰逢试炮成功还有一期工程竣工,这么多好事扎堆不值得庆祝庆祝?你想想,中秋月圆夜咱们一块赏月看晚会唠家常,多愉快,多温馨,多充满人文关怀!”
李主任顺着赵挽风的话一畅想,“好像还挺美。”
“那不是!您常说要咱们把万林厂当成自己的家,但谁家中秋不团圆啊?要是能把家里老人或孩子接过来一起过节就更好了。”
“有道理……”李主任忍不住咧嘴笑了,好一会儿才收住笑容:“咱们厂是军工厂,你以为外人进来这么容易呢,做做梦就行,别的不要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