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宠婚小女配(65)

表彰大会并没有什么新鲜的,而且沈梦璐预想当中的上台发言,也没有轮到她,她准备的满满当当的两页演讲稿,根本没有派上用场。

领了发给她的奖励,一个搪瓷杯,一个搪瓷盆,还有两块毛巾,她便出了礼堂,跟来时的兴奋激动不一样,她此刻满心全是失望,耷拉着眉眼,肩膀都垂了下来。

“请问你是沈梦璐同志吗?我们是县城日报的记者,想要采访你,你可方便?”

刚走出门口,就被一个年轻女记者拦住了。

什么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就是了,本来以为这次县城之行,就这么毫无水花地过去了,没想到她还能上报纸呢,虽然只是安平县的县报,可那也是官方报纸啊。

她,沈梦璐要上报纸了,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

第27章 调县城(三更合一)

◎朱棋怀着大仇得报的心思回了家◎

“你有工作证吗?”

在经过最初的激动之后,沈梦璐理智回笼,警惕心也跟着回笼。

年轻女记者微微一笑,拿出证件递给她看,沈梦璐拿过来一看,眼前的女记者名叫刘胜楠,的确县城日报社的记者,不过是实习记者。

她就说,她一个连在大礼堂发言机会都没有捞着的人,怎么会被日报社给看重采访,原来是实习记者拿她练手,不过聊胜于无,有机会上报纸总是好的。

于是她微微一笑:“我随时可以接受采访。”

刘胜楠这也是第一次正式采访人,闻言也很高兴,如果这篇报道写好了,她也能转正了,她没有特地找采访地点,就在大礼堂找了个位置,拿起小本本开始了采访。

“沈梦璐同志,你帮四个大队脱贫的初衷是什么?”

沈梦璐垂眸组织了下语言后,面带得体的微笑,开口道:“我去山里看望长辈,长辈端上一碗没有酱油的面条,那一刻便想着怎样能让长辈吃上酱油,于是我写了一份供销社下乡报告,我们供销社的唐主任知道山里人民吃不上酱油,时刻记着为人民服务的他,很快批准了我的报告。”

说着她顿了顿,继续道:“可是我们带着物资到了山里,才发现那里的人民群众没钱没票买生活用品,只能用山货换,可原始的山货价值又不高,很多人攒了一年的山货也换不到多少东西。

后来我想起曾经看过的一篇报纸上的文章,说是有人用玉米芯制成了糖,大山里有种玉米,便教了他们玉米芯制糖,大山里的特产特别多,特别是山楂,又大又红,我便提议做成山楂片,山楂糕等,加工过的东西更有价值些,所以你问我初衷是什么,我也说不清楚,我只是循着本能来做。”

平常口号多多喊,可现在沈梦璐却没有喊口号,她自己的文学素养,肯定比不过靠笔杆子吃饭的记者,留着余地让他们发挥吧。

刘胜楠把沈梦璐的话记下来后,感慨道:“沈同志竟然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刻在了骨子里了。”

沈梦璐眼里有了笑意,看看她没有喊口号,但却比喊出来效果更好,她的做法没错。

结束采访后,沈梦璐没有立刻去帮同事购物,而是去了运输队,想看看朱棋回来了没有,因为她想他了。

“这次任务重,今天回不来,最早也得明天才能回来。”ĴȘG

结果却得了这么一句话,沈梦璐心下失望,做司机就这般不好,经常回不了家。

没有见到朱棋,她便打算供销社买了东西回家,路过副食品商店的时候,看到有肉,她赶紧拿出自己兜里的票看了看,幸好带了肉票,马上就要过年了,也该往家里囤肉了。

大概也是考虑到过年,今儿肉的供应很足,尽管沈梦璐来得晚,还是买到了一斤半的五花肉,五花肉包饺子贼香了。

紧接着到了供销社,县城的供销社可不比他们公社的供销社,货物多且全,再加上大家要买年货,人也多,乌泱泱的全是人头,要去柜台买东西,还得靠挤,说实话,她有些后悔答应帮同事们捎东西了,她这小身板在人群中挤来挤去,都快要脱力了。

“同志,我要两斤麻花,两斤桃酥。”

糖,瓜子,花生这些家里都有,糖直接从娘家大队买,还不用糖票,就买两斤点心回去哄铁蛋,铁蛋这孩子乖巧,她是真稀罕。

另外又给公公婆婆一人买了一件上衣,她年后就要来县城了,表表孝心,哄哄人,就是期望婆婆不要闹着跟来。

带着大包小包回到朱家,张桂花看到这么些东西,笑得合不拢嘴,越来越觉得小儿媳妇大方,大儿媳妇当初在家里头一次过年,可就只给家里买了一刀肉,看看她小儿媳妇,肉、点心,还有给他们老两口买了衣裳。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