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几天下来,她终于会看着单词后面的音标拼读出每个词汇的正确读法,顺带着背会了第一个单元的单词和两篇英语小作文。得到了柏晞老师的真心实意的夸赞。
谢芝楠高兴的早餐多吃了一个鸡蛋,并表示她可真是个小天才。
英语这个外来语种都被她拿下了,语文对她来说更是不在话下,毕竟谢芝楠小的时候都会跟着姥姥姥爷的屁股后面牙牙学语,背会了三字经的前半部分。
语文书后面附录的十几篇古诗词对她来说真的是小菜一碟了。谢芝楠花了一个早读的时间背会了十六首古诗。这个速度就是曾经大学里的笔杆子——白玉珠都觉得厉害。
要知道这时候的古诗和小学的时候大不相同,很多都不是意味简单的七言或者五言绝句。更多的是一些没有固定韵律、词意深刻的的诗歌。比如《羽林郎》《十五从军征》。
谢芝楠不怕这个,越难的诗她背起来就越快,而且忘得越慢。她最喜欢背这些有意思的古诗了。
柏晞也跟着谢芝楠一块儿背语文。
不过,比起英语来,他的语文水平就不太行了。
这固然跟柏晞从小接受的教育有关系,也跟他的爱好脱不了干系。
他所在的小学更重视英语,语文老师与其说教他们如何学习,不如说带着他们怎么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
柏晞虽然习惯养成了,但还是不怎么喜欢看语文方面的小说。
用谢芝楠的话来说,就是柏晞的脑子是用数字和符号积木拼成的。语文对他来说就是一门与人交流的语言,他学这个的目的是为了能和别人交流,英语也是,柏晞英语成绩比语文还好的原因是他要看一些外文杂志,长时间积累下来的。
但是再深一点学习就没必要了。
柏晞更乐意把这些时间放在研究一些有意思的科目上。
谢芝楠和柏家父母都很不赞同柏晞这个观点。不过柏晞太过固执,怎么说也不肯改,于是三个人只能寄希望于到了中学后,他能受到来自同龄人的打击。
毕竟,在市一中这个卧虎藏龙的地方,和柏晞一样擅长理科的孩子肯定不少,那个时候他们在这些学科拉不开成绩,就只能比语文分数了。
柏晞到那个时候要是摔了个大跟头,肯定就该好好学习语文了。
谢芝楠一想到柏晞会因为语文成绩不好而急得要掉眼泪,就情不自禁地笑了出来。
“咳咳。”
“唔……”谢芝楠立马捂住嘴,悄咪咪地看了一眼柏晞。
OK,没有生气。
警报解除。谢芝楠翘着嘴巴质问他:“你刚刚为什么咳嗽呀,我书背得好好的,你一咳嗽我全忘了。”
柏晞:“你是在背书吗。背得什么这么高兴。”附录里面的诗除了描述战争就是离别,根本没有让人开心的句子。谢芝楠说瞎话也不眨眼。
谢芝楠:“嘻嘻。好吧,我刚刚走神了。”
谢芝楠晃着两条白乎乎的小短腿,金灿灿的阳光从错落的葡萄架上倾斜下来,给地面铺了一层斑斓的地毯。
谢芝楠眼睛不眨地看着自己和柏晞的影子被这些光斑分割成一块块,神秘地说:“你知道我们县里的那帮人去哪了吗?”
柏晞知道谢芝楠话里的是谁,他用书脊敲了敲谢芝楠的脑袋,淡淡地说:“别想七想八的,先把书背完了再说这个吧。”
“哼!我早就背的滚瓜乱熟了,要不是再等你,我这会儿已经去买油条和豆浆了。”谢芝楠把书一合,对柏晞挑战:“不信你可以提问我。要是我都背熟了,你就得跟我分享消息。”
柏晞挑眉,“我为什么要答应你,这对我有什么好处。”
谢芝楠耍赖:“不行!我们就要比。”
“不。”
谢芝楠咬咬牙,伸出了三个手指:“那我要是输了,可以答应你三个愿望好了吧。”
柏晞拒绝:“……那我们不能光比语文,还要加上英语。”
谢芝楠的两只脚绞成了麻花,想了三秒钟,还是扛不住对八卦的渴望,“好,我们一言为定。谁不遵守是小狗。”
在一场不太正规的持续半个小时的背诵比赛后,谢芝楠以三局一胜一平的战绩和柏晞打了平手。
她两眼无神地看着地上的黑点点,闷闷不乐:“连小蚂蚁都知道把心爱的糖果分给自己的小伙伴,为什么我就没有这个运气呢?”
柏晞叹了一口气,从座位上跳了下来,对谢芝楠伸出了手:“走吧。”
“去哪?”
“去买豆浆和油条,顺便——”柏晞看着谢芝楠突然亮起来的眼睛,顿了一下,才带着笑意继续说:“顺便跟我们的小伙伴分享一下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