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饭后,宋相思回到房间。关好门窗,一进入空间,宋相思就看到自己昨天在空间土地上播的种都长叶子了。
这生长速度真是逆天,看来再过不久,这一批菜就可以收成了。
“有人吗?宋家的信。”门外传来送信员的叫声,宋相思出了空间,出门取信。
“娘,二哥来信了。”宋相思看到了信上的署名,宋南。
“啥,你二哥的信到啦,快看他说了什么。”
“二哥说给我们寄了东西,估摸这两天就能到。”信的内容不多,宋相思几眼就看完了。
“那明天上镇里看看去,顺便给你大姑送点东西。”
第二天一大早,宋母就带上一大包东西和宋相思一起到镇上去。
里面是熏干的腊肉还有晒干的蘑菇以及一些山货,不是什么值钱的,但胜在味道不错。
今天到镇上的人不多,拖拉机都还有空位。一个小时后,拖拉机停在县里的一棵大树下。
宋母带着宋相思往宋家大姑家里去,大姑父是纺织厂正式工,有分配工人宿舍。是一栋有点老旧的筒子楼,住的人不少。
来到宋大姑住的地方,发现大门紧闭。一问才知道宋大姑刚出去一会儿,两人只好提着东西去供销社。
“大伯娘,思思。”宋相思一进门,就听到任清清的叫声。
“你们先在这等我一会儿,我就快忙完了,待会带你们去国营饭店吃饭。”
没过多久,任清清就收拾好东西出来了,三个人一起往国营饭店走去。
国营饭店规模不算很大,店面外墙都刷成了白色,墙上还有五个红色的方正大字,为人民服务。
三人进店随意的找了一张桌子坐下,任清清询问她们要吃点什么。
“就一碗清汤面吧。”宋母第一次来国营饭店,不想让任清清破费。
“我也一样吧。”国营饭店的菜色不多,但份量实在,价格自然也不会多便宜。
任清清见两人都想为她省钱,有点无奈,只好自己去点东西。
任清清拿出钱和票,走到饭店窗口点餐,“三碗阳春面,一斤馒头和一份红烧肉。”
饭菜不久后就上全了,宋母看着桌上一大份红烧肉和馒头咋舌,我滴乖乖啊,这得花多少钱。
“清清啊,怎么点这么多,我们吃得完吗?”
“没事,吃不完你们可以带回去,快吃吧。”
吃过饭后,任清清把宋母她们带去百货大楼。镇上的百货大楼虽然没有县里气派,种类繁多,但该有的日样品是一样也不少。
这个时间点不是农忙,来镇上的村民还是很多的。百货大楼也一样,人挤人的好不热闹。
宋相思想来买些书,再过1年多高考就要恢复了。宋相思虽说是名牌大学毕业生,但高中知识早就在高考完就还给老师了。更别说第一年高考变数大,根本就不知道他会考什么。
宋相思几人来到书店,买了些补习资料。虽然不太全面,但也算是有所帮助。
买完书后,在百货大楼逛了逛,没有什么要买的了,拿着东西就回供销社。
刚走到供销社大门,就听到不远处传来呼喊声,街上的人们都一副了然的神情,一个个交头接耳,“诶,公家又去抓人了。”
“可不是嘛,听说抓了好几个呢,现在上头严厉打击投机倒把,要是被抓到,就要吃花生米了。”
第22章 苏又祁
七十年代的国家,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全国粮食有限,家家户户的钱和票都是定量的。但一家十几口人就那么些粮食,个个都饿得面黄肌瘦。
一些家里实在穷的揭不开锅的,就会想办法搞钱和票,由此而衍生出了黑市。黑市里的东西价格较高,但不用票,解决了一众有钱无票的人的难题。
但此时计划经济时代,因为政策变化,上头严厉打击黑市买卖,也就是投机倒把。
这时候被抓住,处在风口浪尖,一颗“花生米”是免不了的。
宋相思突然想到上次在黑市看到沈厌,不知道他今天来了没有,应该没有被抓吧。
宋相思心不在焉的想着,连宋母都看出了她的不正常。
“思思,怎么了。”宋母出声问道。
“没事,娘,您先进去吧,我在外面等你。”
“那我先进去了。”宋母一步三回头,直到踏进门槛,还不放心的回头望。
宋相思见两个保安走远,才抬脚往外面走。供销社旁边有一个小巷口,里面昏暗潮湿,堆满了杂物。巷口另一头忽而闪过一道熟悉的身影,五哥?
宋相思走进巷口,人已经不见了,宋阳一瞬间就消失在了她眼前。
巷子除了黑黝黝的,还有股奇怪的臭味。宋相思受不了了,转身想要离开,忽然听到一堆杂物里传来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