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罗医生:“………”
最后小罗医生还是给林蔓开了个方子— —茯苓甘草茶,益脾祛湿以辅正气,消暑清凉通气,则邪自除,故为佐使药。
也幸亏了赵春花给讨来这个方子,老太太去药房抓了药,回家熬了给林蔓服下。
林蔓昏昏沉沉睡了一整天,第二天起来精神气爽,连吃了两碗丝瓜小面,给赵春花乐的喜笑颜开。
能吃好啊,能吃是福。
小老太如释重负拍拍胸口,往后牟足了劲儿给家里人煮各种凉茶,逮着两小就是一顿灌,天实在热的时候就进行物理降温,要么狂吃西瓜,生怕两小给热中暑了。
村里的大人也把孩子拘在家里不让出门,没办法乡下没停电,也没有大城市那城里人家有电风扇之类的,只能多看着自家孩子,话说回来,今年才68年,就是放在城里也没多少人家能有电风扇这奢侈电器。
?
河溪村后山有一小片毛桃树,野生的,每年夏天结出来的桃子都挺脆甜。
这年头就算是野生的毛桃树也算是公家的,村里后生们去把桃子摘回来,挨家挨户分上几个甜桃子。
林蔓洗了给家里人各自分了一个,吸溜一口甜滋滋的,水还挺多。
妞妞小丫头,嘴小吃一小口一小口的啃,吧砸吧砸小嘴巴,“婶婶,甜。”
铁蛋咧嘴笑,“婶子,我能去后山摘桃不?”
“那不行,后山的桃树都是村里的。”
林蔓给小团子擦擦嘴巴,让铁蛋乖乖听话,不然奶奶知道了,小心打屁股。
她正教训铁蛋呢,外头老温家又闹起来了。
第26章
为啥闹呢, 还是钱闹的。
那不是前头老温家分家了嘛,家里老院儿给了温悦,那老院虽有三间房, 还带个半亩地的小院, 瞧着是挺好, 可那三间房都是土坯墙茅草屋,西边那间连屋顶都没了, 住进去坑坑洼洼, 晚上睡不着就看月亮数星星?
那不能够啊。
不说温悦是大队长婆娘的心头宝,大队长也不忍心让唯一的闺女孤伶伶住这没屋顶的老屋子。
先头温悦订婚, 表面上大队长没给闺女添妆, 就大队长婆娘给了温悦三十块钱, 实际上订婚那天大队长抽烟锅子憋了大半天,烟雾缭绕中深深叹了口气,当天晚上去了老宅, 往温悦枕头底下塞了六十块钱, 算是当爹的给闺女的压箱底钱。
既然是压箱底钱,温悦也不能贸然拿出来嚯嚯了。
后来温悦想去黑市闯闯, 这年头想去黑市做生意,那得有人儿, 县城黑市上有个家喻户晓的人叫崔六, 崔六爹在解放前就是倒爷,专门吃这碗饭的, 后来解放了, 崔六爹给政府安排到煤矿厂当工人, 一个月挖煤能有四十多块钱,比起以前风里跑雨里来四处跑, 三天两头不着家,这个工作脏累些,倒也安稳。
天有不测风云,前年一个暴雨夜,崔六爹跟工友下矿挖煤,就遇上了煤矿崩塌,崔六爹没跑出来,给压在下头,等把人救上来,崔六爹躺在担架上光有出的气没有出的气了,眼瞅着人不好,矿场领导打了电话赶紧往显医院送,到半路上人就没了。
从那以后,崔六顶了他爹的工作进了煤炭厂,可是他家一家六口人,弟弟妹妹嗷嗷待哺,老娘身体也不好,光靠崔六的工资根本不够花,崔六只能重操父业,不上班的时候就在黑市泡着,专门来黑市做生意的人介绍门路,他脑子活泛,人聪明会来事,赚的中间费也不少。
温悦打探到崔六人脉广,把在乡下换的鸡蛋红糖、挂面之类拿到黑市上卖给那些城里双职工人家,从中赚取差价,小打小闹的居然也赚了几十块钱。
当然了,这种活路靠温悦自己一个人可不行,别看她势单力薄,招起帮手来可不含糊,先是大队长婆娘给她拉下马,然后就是贪财眼开的温二嫂亲情加盟。
计划经济时代,县城的工人看着风光,可是比乡下也有不如意的地方,就打比方,城里的小媳妇儿生了孩子,坐月子期间,新生婴儿凭街道开介绍信,到供销社买上三两红糖、三尺棉布,一斤白面,不用票就能到手,这是国家优惠政策。
老百姓感念的同时,心里也发愁,供销社每天都是大排长龙,其中有好几家碰运气给产妇买红糖的家属,供销社红糖本就紧俏,去的晚了红糖没了,只能买白糖,白糖虽也是糖,可没有红糖滋补不是?
买不到红糖咋办,家属只能偷偷摸摸去黑市撞撞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