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洲林蔓给孩子们的也不少。
几个孩子手里不缺钱儿, 见到贾奶奶给的红包, 便不像有些孩子那样小家子气。
姐弟三个手里捧着红包, 恭恭敬敬先跟贾奶奶道谢。
“谢谢太奶奶。”
“不谢,不谢, 等以后你们长大了, 太奶奶再给你们好东西。”
贾奶奶看着面前站着的孩子们,眉梢眼角都是慈爱的笑意, 说出来的话似乎也颇有深意。
忙着给长辈们上菜的林蔓听了一耳朵, 也没怎么放在心上, 她心想,大概奶奶的意思是,几个孩子大了过年过节的也有红包拿吧。
从前她小的时候, 大年初一给奶奶拜年, 贾奶奶也常抱着她,往小兜兜塞红包。
大约是跟以前一样吧。
她抿嘴笑了笑, 指派陆团长把厨房里的红烧肉跟糖醋鱼送到客厅去。
陆洲稍稍来的慢了些,就给小妻子训了一顿, “哎呀, 你怎么这么磨蹭,刚出锅的糖醋鱼要热热的才好吃!”
陆团长半点儿脾气没有, 认错很积极, “好, 下次我出来快些。”
背着手佯装在院子里溜达的林爸:
臭小子算你识相。
陆洲刚从团长变成店小二,又给赵春花喊过去。
”小二, 厨房没水了,提两桶水来。”
在客厅吃茶的贾教授站起身,“我去,我去,在黄土坡那会儿,窑洞挑水我在行的。”
赵春花赶紧道,“这哪行,您是客人哪能干这活儿?小二皮糙肉厚的,他去就行。”
于是皮糙肉厚的陆团长又默默去挑水了。
赵春花随后好奇开口“贾教授,黄土坡那地儿也跟咱们平原一样吃水井?”
贾教授科普道,“大姐是这样的,黄土坡降水量少,一年的降水量只有咱们平原地区的一半,吃水不方便,老百姓喝水都是喝储存好的旱井水。”
赵春花:“嗨,那不是喝雨水?”
“是这样的。”
“那亲家也去挑水不?”
秦瑶笑着添了一句,“蔓蔓爸不行,蔓蔓爸可笨了,出去挑水摔了好几回屁股蹲儿。”
“喔。”
赵春花若有所思,原来当大教授的,也有挑水不在行的。
术业有专攻嘛,大教授也有笨手笨脚的哩。
莫名中枪的林爸:“........”
*
老陆家今天饭桌上的午饭很丰盛。
老话道,送客的饺子迎客的面。
再者现在大夏天的,吃热面总不如吃凉面爽快。
林蔓跟婆婆商量了下,婆媳俩今早上起来,赵春花亲自下厨擀了细细的面条,林蔓切了块五花肉,剁成肉沫沫儿,摘一把青绿的小嫩葱,加上甜面酱、老冰糖,在锅中加油炒成卤肉酱。
等到林爸他们来了家,又洗了嫩黄瓜,豆芽菜,切成细丝儿,细白面条在井水中沁过,浇上肉酱,佐加黄瓜丝、豆芽菜,葱花花生,今天迎客的面就新鲜出炉了。
另外桌上还有糖醋鱼、红烧肉、油焖大虾、清炒豆角、凉拌木耳菜等几道清凉小菜,满满当当摆了一大桌子。
亲家一行头一次上门,赵春花格外重视,想着万一亲家吃不惯面条,又蒸了一锅白米饭。
林爸他们也没想到,女婿一家能准备的这么周到。
就连贾奶奶牙口不好,赵春花特意给老太太盛了碗软软的面条,林蔓也给奶奶蒸了锅玉米甜糕。
“亲家,你们真是费心了。”
“这有什么啊,都是一家人。”
“大娘,亲家,教授你们别客气,快动筷子吧。”
一家人洗手在桌前坐下。
赵春花很热情,招呼大家伙儿动筷子。
都是一家人了,林爸他们也不拘束,笑应了声,各自拿着筷子开吃。
贾奶奶年纪大了,胃口不比年轻人,吃了半碗面就够了,倒是那玉米甜糕,软软绵绵,入口即化,也不甜腻。
老太太一口气吃了两块。
贾教授吃了两大碗凉面,林爸也吃了两碗,秦瑶吃了一碗。
妞妞三小只今天也挺规矩,一个个捧着自己的小碗,规规矩矩加菜吃饭。
陆团长自己吃了两口,见林蔓皱巴着小脸在那挑鱼刺,就很自然的接过去,帮着挑,挑好了还细心送到嘴边。
“没有刺了,吃吧。”
林蔓“嗯”了声,习惯性的张口吃了,等她吃完,才瞅见一家子面色各异的盯着她看。
这才后知后觉反应过来。
今天爸妈奶奶他们在呢!
这顿饭吃的,林蔓恨不能把脸埋在碗里不出来,面不改色的陆团长给老娘暗地里揣了好几脚,秦瑶跟贾奶奶则是忍不住一直笑。
贾教授也跟着笑了一会儿。
林爸面色变幻莫测,一会儿心里高兴闺女嫁的好,一会儿又失落,从小养大的闺女嫁人了,便宜了臭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