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伤不起啊。
林蔓洗手刷牙,捻了个窝窝头啃着去了堂屋。
辰辰甜甜两个小还睡的打小呼噜, 妞妞一笔一画练大字, 铁蛋则是拿了把瓜子,抽了本小人书, 咋那边吃瓜子边看小人书。
林蔓挑了挑眉头, “哟, 小日子过的挺滋润呀,奶奶呢?俩小早上吃奶了?”
铁蛋赶紧放下手里的小人书, 颠颠儿奔过来道,“吃了,早上叔叔给喂的奶粉,奶奶出去了,刚才辰辰还拉臭臭了,尿布我给洗干净了。”
林蔓往外瞅了瞅,果然在院子里晒衣服的竹竿上,晒了整整齐齐洗好的尿布。
妞妞见了婶婶,拿着自己写好的大字儿蹬蹬也了扑过来。
林蔓看了看小姑娘写的大字儿,嗯,虽然笔画稚嫩些,但也算板正清然。
当婶婶的各自摸了下兄妹俩的脑袋瓜,笑眯眯夸了一番,承诺中午给俩孩子烧梅菜扣肉,兄妹俩喜笑欢颜,屁颠屁颠该干啥干啥去了。
嘿嘿,前头王二柱他们还说,他跟妹妹是扫把星、拖油瓶,在家里整天不干活白吃饭,婶婶肯定烦他俩烦得不得了,以前对他俩好都是假的,装的,才不是真心的呢,以后一准儿找个机会把他俩敢出门去。
屁咧,婶婶明明对他们好的不行,哼,才不信你个二柱子的鬼话!
最近几天外面天气又闷又热,今天倒是个艳阳天,前头台风过境,岛上快要丰收的麦田在雨水中浸泡数天,风雨过后,有好些歪倒的麦穗烂在田里,岛上的渔民见了心疼的掉眼泪,今年松沙岛小麦减产已成定局。
其实不光是松沙岛,附近的几个小岛跟百里之外的海城的粮食产量皆不容乐观。
赵春花未雨绸缪,料定今年秋后粮价会上涨,趁着有空闲功夫,老太太跟红霞嫂子、唐嫂子佯装买鱼去了老渔民老丁头家。
可别小瞧这个老丁头,明面上其貌不扬、老实巴交一老渔民,其实是岛上移动的供销社,甚至有的稀罕东西供销社没有,老丁头这却能搞到。
三家人各在老丁头这里,预购了一百斤高粱米、一百斤玉米面跟五十斤荞麦面,先给一半的定金,剩下的说好等货上岛运回家再给。
光是这点粮食也不够各家人吃一冬的,没办法,聪明的也不光他们,岛上不少军嫂也来老丁头这订购粮食呢。
大热天的,嫂子们就跟特务碰头似的,裹着各色头巾,挎着篮子迈着小碎步穿梭在岛上,各自见了熟人也装着没看见,各走各的。
有回老陆家的奶粉吃没了,林蔓去供销社问了好几回都说没货,辰辰甜甜两小都是能吃的,她的奶水不够兄妹俩吃。
偏龙凤胎苦夏吃不下家里做的辅食,吃一口吐两口,扁着小嘴在家眼泪汪汪。
赵春花在家急的团团转,林蔓就乔装打扮,想着能不能去老丁大爷那碰碰运气买罐奶粉应急。
结果在半道上,遇见了熟悉的身影,唐嫂子眉毛画的粗粗,脸蛋子涂的跟猴屁股一样,拎着个大竹篮子跟她碰个正着。
俩人都狗狗祟祟,低着闷头走,这一碰差点儿给摔个屁股蹲儿。
唐嫂子打了个趔趄,刚站住张开嗓子就要骂,“他娘的,哪个走路没长眼敢撞.....小,小蔓?”
正扶着墙,揉屁股的林蔓拉了拉脸上的头巾:“嫂子?”
俩人各自尬笑一番,然后心照不宣眨眨眼睛,各自开溜儿。
*
夏日酷暑炎炎,岛上的老白姓都忙着把田里剩下的麦子收割回来,用石碾子将碾过的麦粒都落干净,堆成一座座金色的麦丘。
松沙岛上全都是麦子的清香,晌午赵春花陆洲,母子俩前后脚回了家。
林蔓兑现诺言,在家将淘洗干净的五花肉切成片,下锅焯水,用生姜、葱段、酱和少许烧酒腌好,把提前泡好的梅干菜多清洗几遍,切碎,腌好的五花肉均匀放在碗底,上面铺上梅干菜,在锅里蒸上一个半小时。
铁蛋为了早吃上口梅菜肉,殷勤跑来拉风箱烧火。
妞妞就在屋里带两个小的,兄妹俩通力合作,赵春花乐的半刻清闲,拿了大蒲扇在院中乘凉。
甜甜挥舞着小胖手喊奶奶。
妞妞赶紧道,“妹妹乖乖的,一会儿有肉肉吃。”
甜甜赶紧闭上小嘴巴,拿着布老虎玩。
半小时后,锅里咕咕冒烟,肉香混合着梅菜干的清香在老陆家弥漫开来。
林蔓嚷嚷着厨房太热。
赵春花笑呵呵摇蒲扇,“小二去屋里帮帮忙。”
在院子里劈柴的陆洲闻言,放下手里的斧头刚想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