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洲看了眼在院子里跟俩崽崽侃大山的孟庭,嘴角微不可见扬了下。
大年初一之后,松沙岛天气慢慢升高,一连好几天都是大太阳天,外面的堆积的白雪也开始融化,老陆家院子里铁蛋妞妞堆的两个小雪人也歪歪倒了,白天嫂子们带着孩子去处的好人家嗑瓜子聊天,天黑下了就回家。
这年头岛上没通电,晚上家家户户都点上煤油灯,也有觉的煤油灯太暗,那灯光昏黄昏黄的,干脆在家门口挂上两盏红灯笼,添喜庆。
孟庭这阵子有事没事就往老陆家跑,除了陆营长懒得理他,赵春花跟俩崽崽都举双手欢迎,林蔓倒是无所谓,最近她不知道怎么地,一到天黑就犯困,整天懒洋洋躺在床上不想动,吃的饭量还见涨,赵春花见了就心疼,说儿媳妇这是忙年忙的给累着了,要多歇息。
反正现在大过年的没什么活,再说家里还有陆洲呢,挑水扫雪给媳妇儿挤牙膏打洗脚水陆营长做起来真是得心应手,有时候林蔓嫌外面冷,直接歪在床上一天啥事儿不干的也有。
这天外面风大,赵春花在屋里放了针线箩,有事没事听听风声,桌上放了自家蒸的红枣糕,林蔓往日是最爱吃这棉软喷香的发糕的,这会儿闻着发糕的味儿说没胃口还想吐。
赵春花担心的不行,看着儿媳妇没精神的小脸,突然跟想到了什么似得,问了句,“蔓啊,你是不是有了?”
第52章
有, 有了?
林蔓手里还捏着块松软的红枣糕,正犹豫着要不要吃一口呢,一听这话顿时愣住了, 这才恍恍惚惚记起自己隐约有一个多月没来月经, 因着她这大半年来月经一直不怎么规律, 前头在河溪村的时候,也去看过一位老中医, 那老中医说没什么大碍, 略有些气血不足,平时可多煮几碗红枣鸡蛋茶补身。
这年头物资匮乏, 乡下媳妇儿生了娃儿坐月子也就能喝一碗红糖水, 赵春花念着儿媳妇身子虚, 那阵子一碗一碗的盯着林蔓喝,直把儿媳妇补的小脸红润白里透红,一看就是水嫩嫩的好颜色, 月经也趋向正常, 这才罢休。
不过想想她这几天的反应,日日犯懒躺在床上, 平时吃嘛嘛香的好胃口也没了,不是觉得粉蒸肉油腻, 就是看拔丝地瓜忒甜, 还特别爱吃酸辣.........
这不会真是有崽了吧?
林蔓摸了摸自己平坦的小腹,尚且有几分不可置信, 她就这么当妈啦, 赵春花那边已经开始套棉袄, 张罗着要带着儿媳妇去岛上卫生院瞧瞧,看是不是真有了。
松沙岛除了师部医院外, 还有几家规模较小的卫生院,分散在海岛上,这是为了方便岛上随军的家属跟渔民们就医方便。
距离家属院最近的卫生所也就几百米远,不过岛上没修路,雪后道路泥泞,路面坑坑洼洼,还有一道道骡子木头车车轱辘留下的痕迹,现在天冷有的地方结了冰,滑溜溜的,尤为湿滑难行,赵春花在家门口瞅了瞅,再看看恹恹没什么精神头的儿媳妇,觉得还是不管是不是怀孕了,都得去看看医生。
不然她老婆子心里不放心呐。
赵春花在家琢磨着咋办呢,去隔壁唐嫂子家串门回来的铁蛋一身草绿色棉袄,跟只绿蚂蚱似的一蹦一蹦领着妹妹家来了,老太太眼前一亮,一挥手把黑小子喊过来,让铁蛋去卫生院请位医生到家来。
这在岛上是常有的事儿,有的人家家里老人孩子有个头疼脑热的,难受出不了门,卫生所的医生就回来家打了点滴,开上几包药丸也就药到病除了,这会儿林蔓没精打采,还时不时犯恶心想吐,外头路不好走,只能请医生来家瞧瞧了。
“蛋呀,你快点.....啥,你肚子饿了,这里有红枣糕,啃一个快去卫生所请个医生来,你婶婶在家不舒服呢。”
“嗳!”
铁蛋肚子饿的咕咕叫,啃了口甜津津的红豆糕,听见奶奶的话赶紧撒丫子往卫生所跑。
小妞妞跟在哥哥后面,急的迈着小短腿跑了几步,又给赵春花拎了回来,“哎哟,你个小丫头就别添乱了,走回屋去。”
小团子踢腾小胖腿儿,“奶奶,婶婶,去看婶婶。”
儿媳妇身子不舒服,赵春花哪能让小孙女去屋里闹,就哄着小团子说婶婶睡着啦,咱们不能吵醒她,就把小孙女了西厢房。
铁蛋两条腿倒腾的飞快,没一会儿就拽着位穿白大褂的老大夫来了家,老大夫姓温,在岛上当了几十年的老医生了,是松沙岛远近闻名的“妇科圣手”,谁家媳妇儿有喜了,温老大夫一把手就能把出肚里的娃有几个月了,岛上的年轻医生都唤他“温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