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得对,如果我奶奶知道了肯定会找我要钱的,钱到了她手里就等于进了我二叔的腰包。”杨卫华认同的点点头。
最重要的一件事搞定了,乔默感觉到浑身都轻松了:“表哥,你知道哪里能找到高中课本吗?”
“你都要下乡了,还要高中课本干什么?”
“我爸想要我做个读书人,现在虽然不能考大学了,但至少也要读个高中吧,这次大伯把下乡的指标栽到我头上,以后也不能去学校了,只能自学,把高中的知识学完,不然,我爸知道了,肯定不快乐的。”乔默闷闷的说。
乔成松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女儿学有所成,就是在那个知识无用论的年代,他也不忘初心,而是告诫女儿,知识总会有用的。
“你也别伤心了,我带你去收购站找,正好我妈在那里上班,你们两个也可以说说话。”听到乔默说起他的二舅,杨卫华心里也不好受。
那个早逝的二舅是最疼他们的,二舅在的时候,他奶奶虽然也话里话外的说他妈的不是,但是绝对不敢过分,二舅过世之后,不仅乔默失去了依靠,他们母子也失去了撑腰的人,他奶奶、叔叔、姑姑就越来越过份了。
“大表哥,开学你就要进高中,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千万别荒废了时光,如果有朝一日能恢复高考,就是改变命运的机会。”乔默提点杨卫华。
这个时代是五二二制,高中只有两年,按照书上所说,杨卫华高中毕业不久后就能恢复高考,如果他抓住了机会,能考上了大学的话,就是高中毕业后下乡也能很快返城,免得以后回城还要看别人的脸色吃饭。
“我知道了,会好好学习了。”杨卫华点点头,他二舅是个有远见的人,他那么看重学习,说明知识是有用的。
再说了,虽然很多人都在说学习没用,但是哪次招工不需要考试?特别是技术工种和办公室人员,除了那些有门路的,都是考试时择优录取的。
回来时他们并没有在纺织厂下车,而是直接去了收购站。
“妈妈(姑姑),何阿姨。”看到坐在门口与同事聊天的乔成婷,两个走了过去跟她和她的同事打招呼。
“卫华,默默,你们怎么来了?”乔成婷没想到他们会来这脏兮兮的收购站。
“妈,默默要下乡了,以后不能上学了,就想找些书本带去乡下看。”杨卫华也不藏着掖着,反正来收购站找书看的人多了去,也不缺他们两个。
“默默真是个好孩子,下乡还不忘记读书,去吧,别拿那些敏感的东西。”乔成婷的同事对他们摆摆手,示意他们自己去找。
乔默和杨卫华在乔成婷的指点下去了库房,推开库房的门,霉变的味道混合着尘土的味道看扑面而来,呛得他们连连咳嗽。
第11章 威胁
乔默从木镯空间中找了两个纱布口罩,扔了一个给杨卫华,另一个自己戴上,等气味稍稍消散后才走了进去。
乔默看到库房里堆成山的废纸废书以及各种杂七杂八的东西,不知从哪里下手,干脆铺开神识寻找里面有价值的东西。
很快,她就把库房里的东西看了个清清楚楚:小说里所说的古董字画、孤本善本通通没有,她所需要的高中课本却不少,她至少发现了十多套。
另外有价值的还有一箱子医书,一个妆盒,两枚铜钱,一本邮集,一个香炉,一张堆在各种木料下的黄花梨写字台,看到杨卫华在书堆里认真的翻,她就弯下身子,在各种杂物的掩饰下把这些东西一一收进木镯空间,手里则只留下一套高中课本和几本学习资料。
东西到了手,但是杨卫华还在低头翻找,她也不能显得太轻松,于是又把手里的课本收了几本到木镯空间,也学着杨卫华的样子在废纸堆里翻了起来。
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人都热得满头大汗,才拿着东西会合,两厢一对比,只差一本高一上学期的语文,才放弃了。
“默默,开学后我就进高中了,到时候把语文书抄给你。”杨卫华生怕乔默失望,连忙表态。
“好,我先谢谢大表哥了。”乔默高兴的点点头,然后跟着他去乔成婷的同事那里过称付钱。
“就出来了?课本找齐了吗?”何阿姨和蔼的问。
“嗯,还差一本语文书没有找齐,我大表哥说等他开学后抄给我。”乔默高兴的说。
“真是个好孩子,少了哪本?我们也给你留意一下,如果有就让卫华寄给你。”何阿姨笑嘻嘻的说。
“那我就先谢谢何阿姨了。”乔默笑眯眯的道谢,然后把缺少的课本告诉了她。
“不用客气,孩子们爱读书学习,我们当然得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