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他的猜测是对的?”梁弋小声开口询问,“那些根须不是妖异,而是被什么东西寄生了?”
姜南离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姜修竹提到过先祖。他能催动蛟蛇是因为先祖,所以我猜,那些根须也和他口中的先祖有关。”
梁弋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他凑近了姜南离,“阿离,如果当真是所谓的先祖……姜修竹的先祖,也是你的先祖,你现在的行为,算不算对先祖的不尊敬啊?”
姜南离冷笑了一声,琉璃色的眸子轻轻转了转,视线落在梁弋身上,像是在看一个傻瓜。
“梁弋,都说了是先祖,那就是早就死了不知多少年的人,死了的人,就该好好地步入轮回,而不是在这儿装神弄鬼。”
乔一松从里间拿着有些陈旧的书册走了出来,“姜小姐,这本里便有关于鲛人的记载。”
姜南离接过了那本册子,册子上有灰,显然许久没有人翻动过了。
她翻了两页,里面基本都是有关鲛人的事情,姜南离抬头看向乔一松,“不知能不能把这本典籍借走。”
乔一松点了点头,“当然,这本就是拓本,姜小姐带走便是。”
“既然这样。”姜南离站起了身,“那我就不打扰您了,多谢您。”
“等等。”
就在姜南离快要跨出屋子时,站在屋子中央的乔一松突然开口喊住了她。
姜南离回头看向屋子里的中年男人,眸中有一丝疑惑。
乔一松走到姜南离身前停下,他声音有些低,“老爷子最近在外行走,发现了一些事儿,其中有些同你们姜家有关。”
姜南离眸光轻闪,面上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乔一松看了眼梁弋,梁弋会意,对着姜南离晃了晃手,自个儿先出了屋子。
等梁弋离开,乔一松才看向姜南离继续道,“老爷子从前便觉得疑惑,他说过,姜家和其他家总是不常来往,翻以往记载的书不难发现,姜家总是独来独往。”
“他说,看上去,不像是同路人,反倒像是什么不和的家族。”
姜南离眸光轻闪,她看向乔一松没有说话。
乔一松继续道,“当然,那些都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儿了,姜家如今和各家之间多多少少有了往来,只是,您这次来拜访的事情,我事先告知了老爷子。”
“老爷子有信传了回来,他说,若是姜小姐来了,便由我转告您一句话,有些事,若是姜家的典籍里翻不到,不若去十方鬼城瞧瞧,十方鬼城里头留存着不少东西。”
姜南离没说好也没说不好,她收回了视线,“还请代我同老爷子问好。”
乔一松送姜南离出了屋子,又目送着黑色的越野车从青山上离开。
姜南离回到车里之后,一直没有说话。
梁弋用余光看着她的脸色,“怎么了?看着神色这么严肃。”
“没。”姜南离翻开手中的古籍,一页一页,看上去有些漫不经心地翻动着,“我只是在想刚刚乔一松说的话。”
“这个行当里,有不少姓氏,其中算大的,姜,乔,柳,赵。”
“这几年,姜乔两家势头不分上下,但在行当里,有句俗语流传,欺山莫欺水。”
“欺山莫欺水……”梁弋重复了一遍姜南离的话,他轻笑了一声,“这不是好事吗?说明你们姜家压过乔家一头。”
姜南离摇了摇头,“那是因为姜家做事阴毒。不说别的,就说选家主这件事,从没有哪家,是要死上一群孩子才能选出继任家主的。”
说话间,姜南离手中的册子已经翻到了中间,她看着上面的一个地点,探过身子,在中控台上输入了一个地名。
那是一个海边的小渔村。
“总归先找找鲛人的线索吧。”姜南离靠回了车子上,她看着前方,不知在想些什么,“先去这个小渔村瞧瞧,这是最近的,有关鲛人出现的记载。”
目的地的小渔村小且破,这也是为什么百十来年了,村名也未曾改过的原因。
尚未进村,路便有些泥泞,泥巴路坑坑洼洼的,并没有什么车轮痕迹,看上去已经很久没有人从这儿经过了。
泥巴路两侧,是大片的废弃滩涂,滩涂遭受过污染,上面零散堆放着垃圾,看不见动物和植物。
泥巴路末端,有个小平房,是家小卖店,店铺外,摆着个有些破旧的黑板,黑板上方,用白色封闭歪歪扭扭地写着字。
电话卡,五十一张。
梁弋下了车,他弯腰从小卖店有些晃动的门中间钻了进去,“老板,给我来包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