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孩子用力摇晃着脑袋。
伏在妈妈的肩膀上,孩子目不转睛地盯着凶巴巴的骆溪,别说哭了,被她这么一吓,连呼吸声都不敢太大了。
大多数孩子都是吃软不吃硬,可像他这样吃硬不吃软的熊孩子,必须要给他来点重药才能治过来。
所以,还得是把老猫猴搬出来啊。
一个老猫猴,对付全国的孩子都管用。
孩子哭得好半天,早就累了,被女人抱着哄了没一会就睡着了。
重新把孩子放回到婴儿车上,女人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向骆溪道谢道:“谢谢你,真是麻烦了。”
骆溪得意一笑,“没关系,小菜一碟。”
谁说她哄孩子不擅长的?这四舍五入的,不就哄睡着一个了嘛?!
【咳咳,骆溪哄孩子真的有一套。】
【反正是睡着,吓得睡着也算是睡着的一种嘛。】
【难得啊,儿童诈骗犯竟然弃暗投明,利用职业优势哄孩子?!】
【麻烦骆溪什么时候来我家一趟,把我家的熊孩子也吓一吓,拜托了!】
……
大家买完食材回到店里时,几位师傅已经开始忙着动手和面,还有几个师傅则在烤箱旁边对着说明书忙活。
“回来了?那咱们开始学吧?”大师傅拍了拍手上的面,热情地对大家说道。
虽然嘉宾被分在了两个不同的甜品店,但这两家店都是桐花村的村民开的,两家的师傅也都是相互走动,所以在学习时,大家都来到了同一处店。
“糯米一定要洗干净,然后再用温水泡上,这样蒸出来的甑糕才会绵软。”
“糯米粉多筛几遍,一点点往里面加水,对,就是这样。”
“面团多揉一会,边揉边摸一点油,这样更容易起酥。”
……
几位师傅教得很耐心,别看这些面点不需要太多的技术,师傅们却十分的细致,揉面的手法也很老道。
嘉宾们学着揉面,孩子们也没闲着,一个个地洗着泡在水里的红枣,还把各种豆类细细地搓了一遍。
“爸爸,你要多教教佳佳姐姐,”就在大家认真学习时,王子嘉踮着脚尖凑到大师傅耳边小声道,“佳佳姐姐刚才说镜糕很好吃,你一定要教会她,这样她回家也能自己做着吃啦。”
大师傅瞧了眼专心洗枣的顾佳佳,笑着点头道:“放心,爸爸一定把她教会。”
看着院子里泡着的几盆糯米,又扭头看看店铺前面寥寥无几的客人,商志柏不解道:“你们平常只做这几种面点吗?”
大师傅回道:“对。”
商志柏又建议道:“这些糕点都过时了,其实我觉得你们可以试试看加入一些西式的甜点,或者学着做一些网红小吃,这样生意肯定不会差的。”
看他们揉面和做面点的手法,一点不比那些星级厨师的差,要是能做些当下比较热门的小吃,用不了多久就能积攒不少人气。
这么平平无奇的传统糕点都能做得美味,更何况是西式糕点呢?
大师傅继续揉着手里的面团,只是笑笑:“我们要是不做了,孩子们哪天万一想吃了,该上哪买?”
那些好吃的西式糕点遍地都是,可像他们这样的传统面点铺却没有几家。
“我们村的面点传了几百年了,太后逃难来的那会,我太爷就给她老人家做过这水晶饼。要是我们哪天不做了,将来到了阎王爷那,祖祖先先不得戳我们脊梁骨啊。”
大师傅一边说一边拿出那块木头模具,“这水晶饼的模子传了快一百年了,以后啊,我还想让嘉嘉的孩子们尝尝它做出来的味道呢。”
传统的面点当然比不上那些西式糕点好吃,可这却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滋味。
每个城市都有它的温度,而这些温度,离不开这一口口甜蜜的回忆。
一旁负责擀面的师傅跟着说道:“我们也不求着靠这些点心发家致富,够花就行,只是单纯不想糟蹋了老祖宗留下的手艺。”
“是啊,现在的人基本都是看菜谱做菜,其实做出来的滋味都不一样。像这糕点,还得是手把手得教,手把手得做才有祖宗传下来的那个味儿!”
【确实,蛋挞的味道都大差不差,但是甑糕的味道每家都不一样。】
【传统的甜点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传承。】
【我就吃不惯奶油什么的,就爱吃糖糕和各种酥。】
【一直传承下去的糕点,真的很有意义哎!】
有那么一瞬间,商志柏把他的话听进了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