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宫中地位一直都稳定,皇上一个月怎么也会来宫中两三次,但是自打宇文皓在公主府被陷害,继而娶了元卿凌到她生子,所有的事情就不受控制了。
她前思后想,也没有觉得自己做的哪里不对,她对皇上说的,也是肺腑之言,可皇上竟然威胁要取她的脑袋,难道她不是为了北唐的江山着想吗?太子是国之根本,可怎想他是个惧内的,若日后元卿凌撺掇几句,他不管是非黑白都照着做,岂不是毁了他自个还毁了北唐?
她用心良苦,为什么就无人能理解呢?
就连她的亲姑母太后也埋怨她太过狠毒。
可她今日这么狠毒,胜过日后酿成大祸。
贤妃这样想着,越发悲愤,浑然忘记当初她要害死元卿凌的时候,宇文皓还不是太子,谈何祸害家国天下?
可她就这么钻着牛角尖,还自认为大义凛然,想来想去,觉得越发委屈,竟不顾身份在殿内痛哭,又是寻自尽又是指天骂地的。
这事翌日就传到了褚后的耳中去,褚后如今聪明了,不招惹她,便命人去告诉太后宫中的人,太后那边得知她寻死觅活,气得差点吐血,下旨到楚王府去,叫太子妃以后不必给贤妃请安,且叫了司礼监撤掉她的绿头牌,再对外宣称贤妃得了急病。
下旨到楚王府的时候,宇文皓夫妇和齐王夫妇已经出门了。
至于宫中的人,乍听得说贤妃得了急病都很意外,可因为她还在禁足期间,不能前往探望。
可知道内情的例如褚后贵妃德妃等,心里就很明白了。
太后是在做下一步准备,如果贤妃再作死,太后是要处死她,然后再造暴病的假象。
最开心的莫过于褚后和贵妃了。
褚后自然不必说的,她是皇后,日后就算宇文皓登基,她也是太后,可到底不是亲生的,人家有亲生的母亲在那呢,所以,这太后也有两位,如果贤妃死了,那宇文皓登基,她就是唯一的太后了。
因此,褚后连忙求神拜佛,希望贤妃继续作妖,好让太后收了这妖去。
贵妃也觉得心里很痛快,因为贤妃是太子的生母,如今皇上不晋封她为皇贵妃,可按照规矩,迟早是要封的,那样一来,她这位贵妃,可就得再屈居贤妃之下了。
且贵妃为安王谋算,太子没了生母,始终是有好处的。
第562章 你为什么不走呢
贤妃怎么会不知道太后的用意?她得知的时候,心里凉透了,随即是惊天的狂怒委屈,一手拿起剪刀便抵住了自己的脖子,吓得宫里头的人都惊叫起来,连忙劝着。
剪刀刺破了皮肉,冰冷的痛楚传来,贤妃哭着怒吼,“去请皇上,否则本宫今日就死在这里。”
宫里头的人只得马上去御书房请皇上。
因着明日就是中秋,今日开始休沐,所以明元帝在御书房里批阅剩余的奏章,听得说贤妃举着剪刀要闹自尽,明元帝抬起头,也不生气,道:“皇后管理六宫,贤妃闹自尽,那就禀报皇后去,叫皇后给她送一把锋利点的匕首,一刀下去痛快。”
宫人惊呆了,怔怔不知所以。
明元帝一拍桌子,怒道:“敢抗旨吗?还不去?”
宫人吓得一个哆嗦,立马磕头请罪。
顶着这要命的圣旨,宫人到了皇后宫中去。
褚后听宫人转述,头一歪,就倒了下去,虚弱地道:“本宫昨晚噩梦缠身,醒来便头痛不已,怕是不能处理这事,去找贵妃吧,本宫赐贵妃协理六宫之权,叫贵妃挑一把好点的匕首去。”
褚后自然不是傻子,皇上只是气话,真送了匕首过去,贤妃出点什么事,岂不是她杀了太子生母?
宫人无奈,继续带着圣旨去贵妃那边,贵妃见宫人一副快要哭的样子,她神定气闲地染着蔻丹,道:“你傻啊?不会回去继续劝说贤妃吗?告诉她,皇上忙着,不得空去,叫她不要闹。”
宫人心里想,若是这样说,贤妃娘娘怕真是要自尽的。
贵妃挑了挑眉毛,“还不去?本宫也正忙着。”
宫人磕头而去。
贵妃冷笑一声,继续闹,闹大一点方好,太后已经气得不行了,真气出个好歹来,皇上能饶了她?
贤妃听得说皇上不来,又是伤心又是悲愤,一怒起,剪刀再刺破了皮肉,可那痛楚太明显,她到底还是下不了手,哐当一声,剪刀落地,她也蹲坐在地上,嚎啕大哭起来。
哭过之后,在宫里头又撒泼了一顿,因禁足不许外出,所以,就是砸她自己的宫殿,也无人理会。
明元帝下令,不许任何人告到太后那边去,免得把太后气出病来,所以,贤妃怎么闹都没人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