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厌倦地道:“你自己去找皇帝吧,老身帮不了你。”
“姑母,”贤妃跪着上前,泪眼婆娑,“您还是记恨侄女那日口出无状是吗?侄女知道错了,求您帮帮侄女,这事只有您能帮。”
太后看着她,皱起眉头道:“你要老身怎么帮你?去问皇上吗?”
“您问问皇上,到底我做错了什么,皇上要这么厌恶我。”贤妃求道。
太后瞧着她不依不饶的样子,道:“好,你回吧,老身等皇帝过来请安,问问他便是。”
贤妃却摇头,“姑母,如今皇上正是得空的时候,您请皇上过来,侄女就躲在后头听着。”
太后到底还是念着姑侄之情,道:“你若听着,不管听到什么,都不许做声,知道吗?”
“侄女不会做声,侄女只求知道原因,死也瞑目。”贤妃擦拭了眼泪,这才慢慢地站起来。
明元帝每日都会午休一会儿,这刚打算歇下,便听得说太后那边来人了,请他过去一趟。
明元帝素来孝顺,顶着困倦带着穆如公公便过去了。
进得殿中,他先行礼问安,太后见他眼皮下耷,疲乏的模样,心里对贤妃便越发的不满,今日问了也正好,叫她死心别再来烦着了。
“皇帝脸色怎么这么差?晚上没睡好么?”太后问道。
明元帝点头,“确实没睡好,各国有使者要来,国中一些事情,能先处理的,便处理了。”
太后心疼,“就算再忙,也要注意休息,不可过劳,以龙体为重。”
“儿子知道!”明元帝眸光有意无意地瞟向了屏风后面。
第485章 老太太才知道
太后进入正题,道:“如今储君的人选定了,母后的一桩心事总算了结,只是,所谓母凭子贵,我北唐素来也有因子息而封赏后妃的规矩,你既立了太子,又不封贤妃,这难免会叫外界揣测你心思未定。”
明元帝微笑道:“母后放心,这件事情,朕心里自有主张,您就别管。”
太后看着他,“你告诉母后,是否因为她阻挠生产一事?”
明元帝的眸光再度瞟向了屏风,道:“在太子妃生产之前后乃至生产之时,她都主张留子去母,也亏得太子妃命大,生生地撑了过来,册立老五为太子,朕自然知道祖宗的规矩,要一并加封他的母妃,可朕连续三天在太庙里丢圣杯,列祖列宗都不同意加封她。”
太后一怔,“竟是这样啊?”
明元帝道:“母后不必担心,贤妃不会计较这些,毕竟,去母留子是她主张的,如今子贵母平,也是一样的道理。”
太后苦笑,若真不计较便好了。
“你说的去母留子,到底是怎么回事?”太后知道当日生产的时候,贤妃是闹了乱子的,但是具体她都做了什么,倒是不清楚的。
明元帝有些意外,“母后,这事宫里头都传遍了,您不知道么?”
他还以为老太太知晓,毕竟这已经不是秘密了,他没见老太太处置,还以为老太太和往日一样,念着这份姑侄之情。
“传遍了么?那为什么老身不知道?”太后越发懵了。
胡嬷嬷慌乱地看了太后一眼,假传太后懿旨的事情,宫里头的人都知道了,但是太后这边所有的消息都要由她过滤,所以,太后只知道贤妃娘娘在产房闹了一下,却不知道有多严重或者具体闹了什么事。
太后见状,便知道另有内情是自己不知道的,遂厉喝一声,“胡嬷嬷,是不是有什么事情隐瞒老身?快说!”
胡嬷嬷吓得噗通一声跪下来,“太后恕罪,老奴并非有心隐瞒,只是,贤妃娘娘千叮万嘱,不可告知太后,免太后动怒伤身。”
太后气得发怔,狠狠地瞪了屏风一眼,对胡嬷嬷道:“快说!”
胡嬷嬷当下不敢隐瞒,把那日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知了太后。
太后听得说贤妃假传她的懿旨要去母留子,差点一口气没缓过来,明元帝安抚了好一会儿,才叫她冷静下来。
“皇帝,你先去吧!”太后咬着牙关把明元帝打发走。
明元帝起身告退,打着哈欠走了。
贤妃躲在里头,听了明元帝和胡嬷嬷的话,又慌又乱,她就知道是因为元卿凌生产之事。
那时候,她又哪里知道,皇上会立刻封老五为太子?若早知道,她也没说容不下元卿凌的。
明元帝走了之后,太后厉喝一声:“出来吧!”
贤妃眼睛红肿地走出来,跪在地上,哀戚地道:“姑母,您说侄女怎么办啊?”
太后看着她还在自怨自艾的样子,当下火冒三丈,竟一巴掌就打了过去,“你真是气死老身了,天下间怎么会有你这样做婆母的?儿媳妇产床上生死未卜,你不思帮忙反而还阻挠救治?真是天理不容啊,竟还假借老身的懿旨陷害老身于不义之中,楚王妃刚为皇家诞下血脉,你便说老身要杀了她,简直岂有此理,老身如今是杀了你都嫌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