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皓眼观鼻,鼻观心,不搭理。
一个刚死了侧妃的人,是不祥人。
纪王进去之后,顾司道:“肯定是他去告知御史的,那老御史就是他的门人。”
宇文皓在深刻地反省自己的错误,其实昨天晚上真的很没有必要。
他为什么那时候就性狂了起来呢?那些个纨绔子弟,真出千他也有办法对付,当时就是太生气了,本来是本着要为小姨子找夫婿的念头去的,自然心里就很失望,一失望就冲动。
且喝酒误事啊。
“本王以后要滴酒不沾!”宇文皓立誓道。
顾司看着他,什么跟什么啊?
“牛头不搭马嘴,我说昨晚的事情肯定是纪王告密的。”
“顾司,做人要宽宏大量一点,原谅这些贱人,为自己的儿女积福积德,你跟那些永远生不出儿子的人计较什么呢?”宇文皓苦口婆心地道。
顾司哆嗦了一下,“你嘴巴真毒。”
“毒?这嘴上怼两下算什么?人家要我命呢。”宇文皓冷道。
“那你原谅他吧,他横竖生不出儿子,而你是要做父亲的人了。”顾司决定仁慈。
“话说他侧妃不是刚死吗?死的时候还怀孕了,怎么见他一点都没了伤心样了?”顾司忽然又问道。
宇文皓淡淡地道:“凡事都需要付出代价的,他要得到,就得牺牲,他会很清楚这点,自然就可以承受一切得失。”
其实纪王妃是一个真正善妒的人,但是她要装大方,十年之内,两位侧妃入门,最后,两位侧妃都死了。
至于府中的姬妾美人,无人能诞下孩儿,可见她是盯得有多紧。
正想着,便见穆如公公道:“传楚王入殿觐见!”
第197章 上天赐的福分
宇文皓和顾司连忙站起来。
穆如公公瞧了顾司一眼,“顾大人还是继续跪着反省吧,没有旨意传你进去。”
顾司怔了一下,到底皇上还是偏心儿子的,人家的儿子不心疼啊。
他只能继续跪着,为昨晚的鲁莽反省赎罪。
宇文皓走了进去,纪王和内阁大臣孙庭方在里头。
孙庭方是御书房行走的大臣,所以,他经常会在御书房出入,明元帝对他颇为器重。
宇文皓上前拜见,“儿臣参见父皇!”
明元帝冷冷地睨了他一眼,眼角的皱纹堆了起来,甚是不悦,“出息啊,堂堂亲王,看看你干的都是什么混事?”
宇文皓咧嘴,露出近乎傻子般的笑容,“父皇,您先别问罪,儿臣有事启奏。”
明元帝冷道:“先别禀报你的破事,朕传你进来,是有差事交给你。”
“差事?”宇文皓问道,“什么差事?”
明元帝把折子丢给他,“自个看看。”
宇文皓拿起折子,这折子是亭江府知府上奏的,说亭江府最近土匪出没,在亭江府附近的村庄烧杀抢掠,已经有十二人死于土匪的手中,亭江府请奏朝廷派兵剿灭土匪。
宇文皓一怔,道:“父皇,既然是派兵剿匪,从亭江府附近的大安营调派兵马前去不就可以了吗?”这差事,着实没有他去的必要。
纪王道:“五弟你有所不知了,大安营的兵马已经全部归入水师营,大军如今已经开拔了。”
“什么时候的事?”宇文皓一怔,此事他为何全不知晓?
大安营曾是他统御的兵马,都是陆战出身的,调派他们到水师营先不说合适不合适,大安营是中心据点,进可援助京城,退可襄助丰台营。
“五弟不记得么?”纪王笑了笑,“此事我已经跟你说过,不过你忙于京兆府的事情,没放在心上也是正常的。”
宇文皓摇头正色道:“我记得大哥并未跟我提过此事。”
明元帝道:“提及不提及,都罢了,如今匪患厉害,亭江府附近没有驻兵,光靠衙门剿匪,是断不可能,距离亭江府最近的军营便是京郊大营,你们二人都曾带过兵,且看谁去吧。”
纪王脸色微变。
宇文皓一下子就明白过来了。
匪祸,只怕纪王早知道。
方才一定是极力举荐了他,父皇才会传他进来,让他带兵剿匪。
在这个节骨眼上引开他,只怕昨晚离开楚王府就被纪王府的人带走问话了。
不过,父皇倒也不一定要他去,这大概让他有点失算了。
果然,便听得他叹气道:“父皇,儿臣愿为朝廷分忧,为百姓解难,只是儿臣因刘侧妃之死,终日心神恍惚,只怕难当此大任,父皇还是让老五去吧。”
明元帝嗯了一声,看了他一眼,“人死不能复生,你也不必执着,那到底是个无福的人,多想无益。”
“是,”纪王沉声叹气,“只是到底多恩情,一时伤心是有的,父皇请放心,儿臣会尽快好起来,为朝廷和父皇分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