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想过,他竟没死,他竟还活着!
大悲大喜之间,太上皇只觉得心头笼罩着的阴霾渐渐散去,再抬头,泪流满面,却觉得心里说不出的安全,人生的来处还在,去处还很远很远。
逍遥公也哭得稀里哗啦的,伏在地上嗷嗷地哭着,像一个一百八十斤的孩子。
首辅也难忍热泪,痛哭流涕,晖宗爷还在,那太上皇就是幸福的,尸体被辱的事就不曾发生过。
许多话,太上皇虽然不说,但他心里的痛,大家都知道。
三爷也是泪湿眼眶,拍了拍太上皇的脑袋,“起来,起来说话!”
太上皇哭得越发悲痛,“儿臣不孝,儿臣竟不知父皇还活着,还以为那皇陵里……”
三爷拉了他一把,太上皇便紧紧地抱着他的胳膊。
三爷瞧着他,苦笑了一声,“你这辈子都没撒过娇……罢了,都起来,一堆老朽哭哭啼啼的像什么样?起来说话!”
逍遥公与首辅也都站起来了,依言入座。
建宗太子,就是献帝爷朝时候的太子,是晖宗爷的兄长。他在任太子期间被宝亲王的父亲裕亲王所害,差点死去,后来历经了一番争斗,太子之位最终落在了晖宗爷——也就是当年的肃亲王身上。
三爷,就是当年的肃亲王,也是后来的晖宗爷,被宝亲王挖出来羞辱的那位。
因太上皇一直拉着三爷,大爷建宗太子只得开始说起他们为何会在此的事。
期间真是好一番曲折,当时只为了治愈建宗太子的伤,而晖宗爷当年还是肃亲王的时候,就一直效忠建宗太子,所以,毅然放下了帝位,跟随建宗太子来此,一则治伤,二则,是他着实非帝王之才,难以挑起大任,那时候几乎不曾经过谨慎的讨论,只是安丰亲王用手指在几个名字上随手一指,便决定让太上皇宇文护登基为帝。
这些事,太上皇和所有人都被瞒在了鼓里的,是安丰亲王夫妇一手安排的。
而当年还不到二十岁的太上皇,就被安丰亲王的一根手指决定了未来的命运。
太上皇听得目瞪口呆,几乎不敢相信地多问了一句,“就这么随手一指?”
“就那么一指!”建宗太子笑着道。
太上皇脸色白了白,“没经过谨慎的讨论,没经过分析,没说过我的优点缺点,什么都没有只是随手一指?”
晖宗爷道:“对!”
第1423章 希望都完满
“不,不对,”太上皇压压手,眯起了眼睛想起了往事,“当时他跟我说,让我登基为帝,是朝中所有重臣一致商议的结果,参与商议的朝臣,共有八十人,全部都支持,没有一人反对。”
建宗太子与晖宗爷对望了一眼,都有些狐疑,有这事吗?
晖宗爷惑然地道:“决定之后,确实是传召了群臣,但所有朝臣都反对,无一人支持,然后他只对群臣说了一句话,谁不同意的话,辞官回去种红薯,其后代生生世世不得为官,就这样,所有人都同意了。”
太上皇脸色大变,绝没想到,当初是这么一个境况。
他咬牙切齿,新学的一句英文从牙缝里迸出,“偶买噶!”
犹记得当时炜哥回来跟他们说,让他登基为帝,十八妹和小五辅助他,他们三人都是人中龙凤,注定要在北唐的政坛舞台上发光巴拉巴拉的,说了足足半个时辰。
那一番话,说得他们胸臆澎湃,只觉得自己是天命所选,能把北唐发展成为泱泱大国。
虽然登基之后,北唐整一个烂摊子,战罢不久,百废待兴,最惨的是,穷,穷得是叮当响。
那段日子,熬得着实是辛苦啊,举步维艰,但是每当困难的时候,就想起炜哥的那一番话,还有全部朝臣的支持,这两股力量,支撑着他们一路走下去,竟然,还真像模像样起来了。
但现在却告诉他,当初却是随手一指,名单上的那些人,都可以当皇帝,相信如果指到另外一个人,例如极儿哥哥,他大概也会说同样的一番话。
太上皇实在不能接受,自己登基的事,还是被炜哥忽悠的。
首辅不愧是首辅,马上就看出了太上皇心里所想,连忙赞叹地道:“太上皇也是真能耐了,开始这么多朝臣都不看好我们,到最后,朝中上下,民间百姓,无一不对你心悦诚服,可见安丰亲王挑得一点都没错。”
逍遥公也马上道:“对,说什么随手一指我是不信的,就算是随手一指,他也肯定心里有数指的人就是你。”
听了两人的话,他又想起了当年炜哥临走之前的安排,说如今战事刚停,武官当道,首辅之位,要设武职才能镇得住那些人,所以,他说十八妹合适,等到朝中稳定,武官和文官取得相当平衡的时候,褚小五任首辅,便滴水不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