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鲜卑……肃国情况有变,洪烈登基之后立刻册立太子,但是并未宴请六国,这是什么态度呢?”
宇文皓道:“探子回报,洪烈登基之后,有短暂的内乱,如今内乱已经止息,所以,接下来应该会有什么新举动。”
“那就静观其变。”汤阳舒了一口气,“这是一个转折点,千万不能掉以轻心了。”
果然不出所料,肃国的国书很快就送抵,说洪烈家有一位子孙要认祖归宗,同时庆祝肃国成立,奠定储君之位,邀请六国道贺。
认祖归宗的这位洪烈家子孙,大概就是红叶公子了。
为一个流落在外的儿子举办庆典,说服力不够,所以,加上了庆祝肃国立国,奠定储君之位,如此便可声势浩大。
肃国来的国书,诚挚邀请北唐太子莅临出席。
一般来说,这种宴请六国的庆典都是出尽风头的,哪怕两国之间有纷争,可约定俗成不杀来使,因此,大家都以为明元帝会解除太子的禁足令,让太子去肃国。
可当肃国的使者在朝堂上提出的时候,明元帝只回了淡淡的一句话,“北唐太子宇文皓犯下大错,如今被削官禁足于府中,出使庆典人选,另做安排。”
朝臣一片哗然,毕竟这虽然说是红叶公子认祖归宗的庆典,但说白了就是立国大典,这么盛大的庆典肯定是不能随便派个人去的,便如当初北唐册立太子的时候,鲜卑在洪烈的掌控之下,也派出了自己的亲儿子红叶公子,北漠则派出了他们至高无上的勇者秦大将军。
这二人的身份,看着不怎么高,但是了解当时的鲜卑和北漠情况的,便知道并非如此。
红叶公子虽然是私生子,但是他的谋略和深沉在鲜卑是数一数二,大周,大月,乃至北唐都有他的人渗入,掌控着鲜卑重要的外来情报。
而北漠秦家当家人秦大将军,是除了北漠皇帝之外的第二把手,大权在握,更是边关屏障。
有见及此,北唐此番也定要派出一个分量重的人去才合适,本来太子去的话,那就名正言顺了,可偏生明元帝还记着太子犯下的不孝之罪,继续禁足,那到底会派遣何人前往呢?
人选大概也是要从皇家里找,睿亲王,孙王,安王,齐王这四个人便成了热门人选。
第858章 宴请孙王
很多人都觉得应该是安王,因为他是鸿胪寺卿,又是亲王身份,他去的话是最为妥当的。
但是,这件事情,总是透着一股怪异的气氛,这自然是因为之前鲜卑与北唐关系渐趋破裂,虽然说如今鲜卑国已经被肃国取代,可国号可以变,人却还是鲜卑人。
褚首辅看出了端倪,也渐渐明白皇上为什么要先冷落太子,让他戴罪禁足,因为太子是戴罪之身,可以轻易就回绝了肃国的邀请。
明元帝的这份远见,应该是建立于情报的准确精密,而情报的准确精密也建立于洪烈早有筹谋,筹谋了几个月,那就一定不会是一场庆典。
而红叶公子和洪烈兴原先就在北唐布下了探子,所以这场戏必须要假戏真做,当初逼得太子在殿上发难,皇上是自损名声来护着太子,若提前与太子商议好,太子做不来这场戏。
此番心计筹谋和牺牲,褚首辅也为之感动。
果然,皇上召集内阁大臣商议此事,推举出来的人选,安王和睿亲王的呼声最高。
明元帝没下决断,退议之后,留下了褚首辅和冷静言在御书房里。
“两位爱卿,你们有什么高见?”明元帝看了看名单,他们两人也是举荐安王的。
冷静言道:“皇上,臣推举安王,是根据这两个月的暗查,鲜卑的暗线已经逐渐浮出了水面,他们与安王素有来往,不管这一次肃国憋的什么大招,他们不会轻易伤了安王,因为暗线我们并未揪出来,他们便以为没有被曝光,日后要利用安王的时候多了去了。”
“首辅呢?”明元帝看着褚首辅,问道。
褚首辅道:“臣同意冷大人的说法,肃国这一次的目的不管是什么,可以预知的绝对不是一场庆典这么简单,睿亲王合适,可睿亲王对局势并不十分清楚,很容易受制于人。只不过呢,安王和鲜卑红叶有勾结,此番派了安王去,他们便可名正言顺地商议大事,对我北唐也是一个隐患。”
明元帝眼底深含怒气,“不管筹谋什么,等他从肃国回来,便夺权发放回封地,命人严密监控,周边部署驻军。”
褚首辅躬身,“那就一切遵照皇上的意思去办。”
冷静言道:“皇上,还有一事让人担忧的,那就是如果此番两国关系破裂,或者兵戎相见,可我们兵器尚未造出来,肃国的洪烈兴却已经拿到了兵舆图,如果他们的兵器一旦制造出来,对我们北唐将是一个很大的威胁,而我们虽然与大周结盟了,可大周如今大将军夫妇分别奔赴战场,应付战事,我们却没有任何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