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李姝色耳边传来道熟悉的声音,“阿色,你也来了。”
李姝色循声看去,正是沈父沈母,他们老两口来得早,热闹都已经看过一轮了。
毕竟,爱看热闹是人们的天性,况且还是这么大的热闹。
也只有一心读书的沈峭不感兴趣,村里的其他人都过来看了,据说马车进村的时候动静很大。
她走过去,问沈父沈母:“爹娘,我来得晚,听说是宫里的贵妃娘娘来寻女,寻的正是张素素?”
沈母的脸上说不清道不明地点了点头:“是啊。”
她记得当年张二婶子回村的时候,手里确实抱着个女婴,因着是女儿,所以也没有像三个儿子那般声张,她那时还特地过来看坐月子的二婶子,还送了一筐鸡蛋呢。
可是,她怀里红扑扑的新生儿怎么就变成了捡来的公主?这其中的弯弯绕绕,让她想破了脑袋也想不明白。
然而,沈父却也是意味不明地看着李姝色。
他刚刚见贵妃容貌,怎么越看越觉得他家阿色与贵妃长得像?
这个想法,让他心惊肉跳的,但没有证据的猜测,他谁也不敢说。
沈父生了颗聪明的脑袋,但是奈何也同时长了颗犹豫不决的心,这两厢一结合,有些时候,也的的确确不是件好事。
李姝色闻言,心中重重叹口气。
罢了,张素素这不是要回京城了?想来以后,山高水长,她也不至于特地跑来这里对她下手。
她只消一辈子不与她碰头便是。
这么安慰着自己,李姝色的心情突然就不焦虑了。
李姝色跟着村民们等了小半天,也没见里面的人出来,看两座门神也实在没有什么看头,便产生想要回去的心思。
然而刚要跟沈父沈母说,突然里面传来动静,一男子率先走了出来。
沈父看着他,终于反应过来地喊道:“是他?”
李姝色好奇:“爹,怎么了?”
沈父解答道:“是当时被我和张二哥在屿君山救下的人。”
沈父刚刚见到人也没有把人给认出来,毕竟当初浑身是伤,脸上血渍污渍糊成一团,他还真没这么注意他的脸。
这第二眼,才把人跟脸对上。
李姝色好奇地看过去,毕竟那时沈峭见过人,她还没有见过。
但见那人长着极好看的一张脸,用些词来形容就是男生女相,唇红齿白,眉眼清秀,雌雄莫辨。
又想到沈峭对她说的,他是个太监的话。
李姝色打心底觉得,可真是个好看的太监。
遥祝习武,感受到别人的视线,立马回望过去。
在人群中,突然就看到了李姝色的脸,不知为何,心头震了下。
这种感觉没由来,他没放在心上,只当是在这小村子看见个比公主还漂亮的人,有些不可思议吧。
但又无论如何,公主在他心上,永远都是独一无二的。
李姝色想得比沈父更深一层,好端端地这么多年都没人知道的公主,怎么就突然找到了?
大约是眼前这个男人在张二叔家养伤的时候,发现了蛛丝马迹,这才察觉张素素是公主。
要不怎么说,好人有好报,无巧不成书。
正是沈父和张二叔的好心救了人,这才让张素素的公主身份被人发现。
这段是原著里没有的,原著昭素一出场就是仗着贵妃与皇帝宠爱,嚣张跋扈不可一世的样子。
总之,每回给男女主使绊子的时候,所有读者都恨的牙痒痒,恨不得穿进书里锤死她才好!
如今,她真穿书了,让她拿个锤头锤死张素素,她还真不行。
毕竟,一来人家是公主,这么多人守着,二来,杀人也犯法。
那些评论也是过过嘴瘾罢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张素素怎么就长成原著那副老谋深算的样子?
若不是事实明明白白地摆在她眼前,若之前有人跟她说,张素素就是公主,她大抵是不会信的。
因为,张素素不像是那样的人。
但若说她受以后的沈峭影响?那也不能够,毕竟她还未嫁给沈峭前,就已经变成那样了。
跟她这般一样离谱,难不成是被人给夺舍了?
李姝色正这么想着,里面又出来一行人。
她的目光瞬间被走在前头的美人给吸引了过去,眼睛瞪得圆圆的。
她是个颜控,颜控意味着,不管多大年纪,只要长得好看,她都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