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姝色点头,向他挥了挥手:“夫君,那我走啦!”
等她赶到村头的时候,发现已经站了好几人,都是要一起去县城的。
幸亏她赶上了,否则这趟就没有她的位置,得等下一趟。
李姝色坐下后,笑眯眯地朝着众人打招呼,婶子长,妹子短的,把所有人都叫了个遍。
大多也都回应了她,她发现,孙婶子也在。
孙婶子应了声,问她:“你娘呢,今日就你一人?”
李姝色回她:“在家,我左右无事,就拿着绣品去县城里卖。”
孙婶子笑了:“巧了不是,我也是,等下你与我一起去,省得那掌柜的看你眼生,欺负你。”
求之不得,李姝色连忙答应:“哎。”
上次从县城回家,是走回去的,足足走了有小半日。如今坐着牛车,又起了个大早,到城门口的时候,约莫是辰时功夫。
上次她也没有好好逛逛这县城,这次过来,她也想要感受一番古代热闹街道的风貌。
其实古今也大差不离,街道两旁都摆放着各种摊子,买卖的物件琳琅满目,李姝色就像是个好奇宝宝,瞧瞧这个,又望望那个。
路过一个包子铺的时候,本想买个的,但是一个包子就是两文钱,她手里也只剩下坐车回去的一文钱了。
面临一个现实问题,她买不起。
看着白面馒头的肉包子,闻着散发出来的香味,李姝色的眼珠子几乎都要掉在上面。
旁边的孙婶子看见她这个样子,不免笑一声:“别看了,等卖了绣品,可不就有钱买了?”
说的也是,她这次过来就是为了赚钱,才不会一文钱难死英雄汉。
跟着孙婶子的步伐来到陈氏绣品铺,掌柜的姓陈,大家都唤她陈掌柜的。
与孙婶子大约是熟人,两人一见面,就亲亲热热地说起话来。
“孙姐,你好久没有我这小店了,这次又带给小妹什么好货啊?”
“陈姐,我哪有什么好货,也就你不嫌弃肯收。得您照顾这么长时间,看,我今日还介绍个人来,你瞧瞧。”
随后,孙婶子就介绍她道:“这是我们村沈秀才的娘子,名唤李姝色,你叫她沈娘子就成。”
李姝色笑着打招呼:“陈掌柜,你好。”
“呦,这就是那大名鼎鼎沈秀才的娘子啊,长得可真是俊,所谓男才女貌就是如此吧。”陈掌柜的如是说。
她这真不是什么恭维话,眼前女子虽然只穿着一件粗布衣,但是眼神明亮,灿若朝阳,唇红齿白,真真是生得一副好样貌。
李姝色被当众夸了个脸红:“您过奖了。”
孙婶子顺势说:“她手里也有绣品,跟着我一起来的,你可不要欺负了她。”
陈掌柜的笑呵呵:“我们都老姐妹了,我欺负谁,也不能欺负你呀。”
李姝色将沈母绣的绣品拿了出来,与孙婶子的放在一起。孙婶子绣得一手的好绣品,据说连苏绣都不在话下,当年她夫君还在的时候,就无事在家刺绣打发时间。
后来,就成了一门养活母女的手艺。
虽然能够看出赶工的痕迹,但是针脚密集,绣的凤凰栩栩如生,陈掌柜看了眼,便满意地点点头,直接给了她五十文。
相比之下,沈母的手艺就没有孙婶子的出众,不过这里是小地方,不比京城样样精细,这样的手艺也能看得过去。
陈掌柜的收下了,并给了她二十文钱,李姝色知道,这也是看在孙婶子的面子上。
收钱与陈掌柜的道了谢之后,便和孙婶子一道出门。
孙婶子有自己要添置的东西,而李姝色也有自己的事要做,便与孙婶子分别。
孙婶子还特地提醒她,牛车来接她的时间,让她别误了时辰。
李姝色点头应了。
与孙婶子分别,她站在路中央,正不知道往哪边走的时候,身旁传来一道“卖糖葫芦喽”的声音。
她神色一动,要了一串糖葫芦,结账的时候顺势问:“老板,你知道县城里最大的酒楼是哪家吗?”
“这城里的人谁不知道?就是那一品鲜哪。”老板收过钱,笑呵呵地将糖葫芦递给她。
李姝色接过,又问:“一品鲜在哪里啊?”
老板热心地给她指路:“你往这里走,右拐看到最高的一座楼就是了。”
最高的一座楼?
不似现代高楼大厦,这里到底多高才算最高?
抬眼望去,一品鲜还真的挺显眼的,足足有三层楼高,确实比旁边的房屋高了一截。
李姝色边吃糖葫芦,边晃晃悠悠地来到一品鲜门前。
这糖葫芦她咬第一口的时候,感觉有些腻,但是咬下去却是又酸又甜又脆,很是不错,这可是她来到这个世界吃到的第一份零食,她吃得很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