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那些扯远了,现在她该考虑的是,在虽然是成人的心智但还是那个脑子的情况下。重学一回,能不能把奥数学明白一点,不求在奥赛上拿什么奖,能够做出提前班的试卷就好。
上辈子她倒是也参加了提前班的入学考,可惜因为数学成绩被刷下来了,只进了重点班。一中领导们把压下实验的希望都放在了提前班上,进去的人都是实打实的看成绩,什么关系都不管用。
周六上午,林薇一进教室,好家伙,她们班一共六十多个人,这差不多来了近四十号人,跟平时上课都没差了。
再一看,几个班委还都在,老师都不用再选人管理了。
看到她来了,叶希贝溜了过来,偷偷在她耳边说道,“我都叫你也报一个作文课了,上节作文课的人更多,只有几个人没来。”
为了上这兴趣班,她连跳舞都挪到周日去了。因为年纪小,叶希贝说不清为什么一定要报作文课,但是这么多人报了,林薇却没来,她觉得有些不好,所以为她操心着。
作文课是班主任陈老师在上,可能是抱着讨好班主任的心理,报作文课的人最多。
本来贺慧银也让林薇再报一个作文班的,总不好报了数学老师的却不报班主任的,反正一个上午就上完了。但是在看了林薇给他们写的一篇行文流畅,描写生动的暑假游记之后,就没再坚持了。
“没事,你知道的,我语文好,作文不用报班的。”林薇不想让自己的小伙伴小小年纪就知道这些,给自己找了个理由。
叶希贝想到她上学期语文拿了满分,也稍微放下点心,不过她还叮嘱道,“那你千万不能退步了,不然肯定会被说的。”
“放心吧。”林薇自信一笑。
兴趣班的座位是陈老师排好的,就是按平时的座位坐,前面有空缺的就叫后面的人补上来。
上一节课林薇没来,被陈老师调上来的同学看到她来了,有些不情不愿地给她让开了位置。
林薇的座位是第三排,传说中的黄金位置,看到这位同学这番表现,林薇还感动了一下,这么好学上进的学生跟大学里抢着坐后三排的学生可完全不一样。
给他们上奥数的就是他们班数学老师,连自我介绍都省了,一来就直接手一招,喊科代表帮忙给他们发奥数书。
看到那本熟悉的《举一反三》,林薇的应激反应都快来了。
这简直就是她小学的噩梦,平时正常上学时,她的数学从来没有下过九十五分。结果从学奥数起,一百分的卷子,就没有及格过。
而这本《举一反三》里面更是不知道藏了她多少泪水,里面的那些相遇和追及问题,小车过桥问题,时钟问题等等把她折磨得死去活来的。她那时候还一直想不明白,在现实生活中,怎么会真的有人像条件里面一样总是做一些那么蠢的事。
在所有的问题中,林薇最喜欢逻辑问题,因为只有逻辑问题,是她花点时间慢慢算,慢慢想总能做得出来的。
林薇带着点敬畏打开了这本《举一反三》,《举一反三》里面的题目都是先放上一个王牌例题,后面还跟着三个同类型的练习题。
数学老师今天讲的是第一个倍数问题,很简单,但是过去才把九九乘法口诀背完的林薇显然无法立马理解“毛毛虫每天长大一倍,30天长20厘米,5天能长多少?”这种乘除混合题。
不过现在嘛,林薇奋笔疾书,在数学老师还没有讲解完例题时,就刷刷刷地把后面几道练习题给做完了。
旁边难得乖巧地跟着老师指示,把例题中的关键数字划出来的王安楠震惊地看着她。
一个暑假过后,林薇这个大魔王的力量好像又强大了。
两节奥数课的时间,林薇把刚发的奥数书做掉了五分之一,直到感觉手有些酸了,林薇才停下笔。
这种智商碾压的感觉太好了,不过她的优越感好像维持不了多久。等到了高年级的时候,这些奥数题的难度就会大大加强,反正林薇回来前,偶尔看到家里上初中的表弟的奥数题,就已经宛如天书了。
想了想,她不能像以前一样,因为已经掌握了目前的课业,就优哉游哉的。
她应该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超前地去学习前面的课业,以便将现在的这股优越感可以维持得久一点。
打定了主意后,林薇用了一个周末加班加点地把手头上这本《举一反三》全部做完,周一上学后就拿着它去找到了数学老师。
数学老师核对了一遍答案,又亲自检测了林薇,确认她不是去哪里抄的答案,而是真的是自己一个周末做完的之后,满眼复杂地看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