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惜月在旁边看了一会,然后去后院看账册,让宋四顺有什么问题就去找她。
中午,宋惜月就在铺子里吃饭。
看着宋四顺学的挺起劲的,下午她就回家去了。
昨天关于面条的事,她还记得。
所以,她就从系统里买了不少的挂面出来,准备明天放到铺子里去试一试。
挂面的用处大。
可以带着当干粮用,比米饭还方便,因为面条煮了直接可以去,饭的话你煮了还得有个菜。
宋惜月看着一大堆的挂面,想了想又拿了一些红薯粉和绿豆粉丝。
干脆就多拿几样。
全部都试试。
这些都是她以后新村那边的工坊要生产的东西。
在农村里,想要发展农业,那肯定是做这些农产品。
当然,现在也只能先弄这些,像一些好吃的零食,这些点后面再慢慢的发展。
等搬到新村后,靠着路边的铺子,到时候可以弄一个特产铺。
像这些粉条,还有零食,都可以往上面摆。
东来西往的商人看到后,肯定会有想要的,那这样就可以带动这一带的经济,真正的惠及百姓。
让百姓种田,也能种出金疙瘩。
宋惜月继续在系统里找零食,她找的都是一些这一带都有的农作物。
像红薯干。
红薯干就有好几类,有蒸干了晒的,又炸成红薯条了,还有晒成红薯皮的,那一片一片的红薯皮,像辣皮一样,不过这是甜的,上面还洒满了白芝麻。
再有蔬菜干。
蔬菜干就更丰富了。
砰砰砰!
外面有人开敲门。
第458章 活不下去了
宋惜月起身往外走,边走边问:“谁呀?”
砰砰砰!
敲门声越来越响,像是没有听到她的问题一样。宋惜月皱紧眉,站到了门旁的院墙下,再问:“谁呀?你不回话,我就不开门。”
“你不开门,我们就去砸粮铺。”外面传来恶狠狠的声音。
宋惜月取出麻痹枪,感觉外面的人就是找茬的,他得小心一些。
宋惜月拉开院门,只见外面站着十几个衣着破烂,灰头土脸,狼狈不堪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
他们风尘仆仆的,瞧着像是从哪里远途赶路而来。
宋惜月并不认识这些人。
“你们是谁?找我什么事?”
知道粮铺,那肯定是认识她,所以直接找上门来的。
那些人一改刚才的嚣张,突然整整齐齐的跪在地上,不停地向宋惜月磕头。
“平安县主,求你把我们的家,把我们的田地都还给我们吧。
去年旱情的时候,没水没粮又没银子,我们实在是活不下去了,所以就带着一家老小背井离乡。
可在外面的日子并不好,我们走的时候有一百多个人,一路上散的散死的死,就只剩下我们这些人了。
我们心想着要死也要死在故乡,所以就历尽千辛万难的回来。
可我没回来,发现家没了,田地也没了。
我们打听之后才知道我们的家园,现在已经是县主的了。
县主,求你把我们的家人还给我们吧?
你那么有钱,不在乎这点东西,可我们不行呀,没有这些东西,我们可怎么活?”
宋惜月听得稀里糊涂的,但猜测应该是他买的哪一块田地曾经是这些人的。
“这事你们不该来找我,应该去衙门,应该找李大人。
不管你们所指的田地和家园是在哪里,但我手中的东西,那都是拿真金白银买来的。
不存在还与不还。”
宋惜月认为这些事情应该去找衙门,衙门会妥善安排处理。
而不是找她个人。
她的东西,那是私人的。
当初她是从衙门手中把东西买过来的,真金白银,一文钱都没少,就连地契都在他手中。
这是她名正言顺的田产。
闻言,跪在地上的老人和小孩都哇哇的哭,妇女则一边哭一边喊。
“老天爷呀,这是要逼我们去死呀……我们历尽了千辛万苦才回到家里,结果家没了?
我们怎么这么惨呀?
这里发生旱情的时候,我们被逼的没办法,只能背井离乡。
我们在外面活不下去,只能回来,可回来一看家都没了。”
“县主,我们打听过了,县主有钱有势,根本不差这点东西。”
几个妇人跪着往前爬,想要抓住宋惜月的裙摆,宋惜月往后退了几步,警惕的看着他们。
“你们要干什么?”
妇人可怜兮兮的哭着,抬头看着宋惜月,“县主,你那么有钱,你不差这点东西。
这点东西也没办法让你锦上添花,可却是我们的救命稻草。
县主,你把田地还给我们吧。
我们当时虽然是破房子,但好歹有砖有瓦,好歹可以遮风挡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