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姨母,其实跟他有屁的关系呀。
又不是他的亲姨母。
张夫人还就真的不客气了。
“清辉呀,你母亲让你多照顾一下我们,尤其是你表弟。”说着,她停顿了下,“算了,这些事到家里再聊。先回吧。”
吕清辉点头。
张致远扶刘萝下床。
张夫人看着这一幕,气闷的胸口疼,但想着刘萝还生着病,而且吕清辉在旁边,也不好再发作。
一行人回到了张家。
好巧不巧,张家就在宋家隔壁。
吕清辉也不是故意给他们找的地方,而是张夫人一眼就看中了这里。
县城也就这条巷子的房子最好,如果不是宋家已经住人了,张夫人更喜欢宋家。
马车停下。
周洪提着东西在张府门口等着。
他也是刚从宋家出来,算起来刚好,张夫人还以为吕清辉早早就让他提着东西在这里等着呢。
张夫人心里面很瞧不起吕清辉,觉得这庶子就是庶子,总得巴结着嫡母那边。
回到家。
张夫人让刘萝回店里休息,把张致远留在厅里招呼客人。
还不等下人端茶上来,坐在主位上的张夫人就开口:“清辉,书院这边已经开学了,明天还要你陪致远去拜见傅夫子。
算算日子,距离乡试也没多少天了。
明天你跟傅夫子提一提,看看致远是在家里自习,还是去书院跟大家一起学习?
我的想法是到书院跟大家一起学习。
最好夫子能够抽点时间,单独的指导指导。
当然了,我并不是对你表弟没有信心,只是多学一点总是好的,你说对吧?
致远是你的表弟,在这次乡试中他考好了,你这当表哥的也有面子,对不对?”
一旁,张致远脸色红了一阵又一阵,又尴尬又羞愧。
吕清辉一直面带微笑,偶尔点点头。心里面却觉得他这便宜的姨母天真的很,还真以为这偏远的地方就没有人才了。
“那明天一早,我就和表弟一起去一趟书院,具体怎样安排,咱们听夫子的。
姨母应该也知道,傅夫子虽然不在国子监了,但傅夫子的性格不会轻易改变。
他老人家比较严格。
咱们按他的规矩来。
我也是傅夫子的学生,可不敢惹夫子不高兴。”
张夫人点点头,“你说的也没错!那就明天一块去。
致远,你可要收收心,知道轻重缓急,你现在当务之急是参加乡试,还有秋闱,明年的春闱。
别的事情,叫有娘来打理。
你就别分出心来操心了。
我已经让人把你的东西都搬到了前院书房旁的屋里。
以后你就住那里。
房间已经让人连同书房那边打通了,你就不用进进出出了。
闻言,张致远着急。
“娘,阿萝还病着呢,我怎么能不管不顾?等阿萝病好了,我再搬到前院去做。
娘,我会有分寸的。
我知道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这次乡试,我会努力考好的。”
张夫人听着就不高兴,“我还能虐待你媳妇不成?我照顾她,你还不放心?
你既然知道什么才是最重要的,那就要专心的备考。
这样才不枉我们一家人搬到这地方来。”
张致远张了张嘴,还想再说。
张夫人冷着脸,摆了摆手:“好了!你不要再说了,我已经安排妥当了。
刘萝那边,我会跟她说。”
吕清辉在一旁看着他们母子二人的互动,感觉他们母子二人关系也不是特别融洽。
尤其是张夫人对刘萝的态度。
这……好像跟以前不同!
吕清辉想起了刘家如今的情况,也就知道张夫人为什么前后变化这么大呢。
呵呵!
还真的是很现实。
有用,没用时,态度完全不同。
当然,这是人家的家事。
吕清辉懒得管。
你先回坐了一会,就借口离开了,他只是过来走走过场。
过场走完了,没必要留下来让自己难受。
他更愿意去隔壁。
现在已经是傍晚了,正好可以去隔壁蹭晚饭吃。
……
那边,顾北川父子五人从书院回家,路过粮库,管事梁叔叫了顾北川下去。
梁叔明面上是吕清辉介绍到粮铺来做事的人,实际上是顾北川的亲信,将军府出事后,总不可能一个亲信都不剩。
顾北川以前不联系这些人,直到后来粮食的事情,他才联系了梁叔,并且由梁叔安排了不少人过来。
现在铺子里的人,还有那些打着吕清辉幌子的暗卫,其实都是梁叔培养的人才,全部都是顾家的亲信。
“梁叔,出什么事了?”
“公子,我们到后面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