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是借的,我写了欠条。
回去我就还我三姐。
我这是去帮助人,我又不是拿银子去吃喝玩乐。
快快快,咱们赶紧去,别耽误时间!”
宋铁牛松开他。
他和宋二安跟在宋四顺后面,父子三人挤进了人群里。
宋四顺拿着一两银子递到了三喜面前,“姑娘,这银子你拿着。
赶紧去置办了棺木,让你爹入土为安吧。”
宋铁牛和宋二安看着,这才知道宋四顺要银子干什么?
宋铁牛也是热心肠的人。
当下就拉着宋二安,父子二人帮忙去买了棺木和纸钱、香烛。
还问了三喜她爹的名字,又让人刨了一块木板,找粮铺的掌柜写了墓碑。
宋四顺这才知道,三喜姓唐。
由他们父子三人带头,热心肠的人不少,只要不用出钱,出点力大家还是愿意的。
大伙一起帮着三喜处理了她爹的后事。
一个时辰就完事了。
周阿福父子几人,也帮了不少忙。
他们又一次见识了宋家人的热心肠。
这一忙天色就不早了。
三喜跪在坟前烧纸,“爹,三喜今天碰到好心人了。
爹在天有灵,一定要保佑恩人一家平安顺意!”
说完,她又磕了三个响头,眼中含着泪。
“爹,三喜要去报恩了,以后,三喜有空就会来看你的。”
说完的话,她才起身。
三喜看着宋四顺他们,“恩人,三喜以后给你当牛做马,报答你的恩情。”
宋四顺摇头摆手,紧张极了。
“不不不!唐姑娘,这使不得!谁都有难的时候,我只是帮个忙而已,你不用这样。”
第201章 心有灵犀?
宋铁牛也附和,“对呀,姑娘,你回家吧。天色不早了,要不我们先送你回去。”
三喜摇头,“宋叔,这年景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你们肯花一两银子帮我,我感恩。我既说是卖身葬父,那就一定要言出必行。
从小,我爹就教我做人要讲诚信。
虽然我不是男子,但也得言出必行。
宋叔,我不能在我爹坟前就言而无信。
再说了,我没家了。
我爹离世后,我大伯他们肯定容不下我的,把我卖了,这都是可以肯定的。
宋叔,你们就收下我吧。
我真的力气大,干得多,吃得少。
住的地方,我也不讲究,灶膛角落就成。”
三喜说着说着,吸了吸鼻子,努力的把眼泪逼回去。
三喜这个样子,让人不由自主的怜悯他。
宋四顺看不下去了,“爹呀,要不先让唐姑娘跟咱们回家吧。”
宋铁牛沉默了一会,点点头。
一行人收了东西,等到以前烧完,火灭了,这才下山。
马车就停在路边,周阿福的儿子在那里看着。
宋四顺驾马车,一大车全是大老爷们,就三喜一个姑娘家。
外面也坐不了那么多男的,于是,三喜跟宋四顺在外面,其他人坐马车里。
宋铁牛和周阿福一路上就商量着挖水渠的事。
毕竟他们两个村靠着水源,现在的确也没有水种庄稼,能有上工挣钱的机会,几乎所有村民都想报名。
不过,他们做村长的肯定得挑选人。
起码得是手脚勤快,能吃苦耐劳的。
到时候有衙门的人看着,如果他们连老人小孩病弱都放进去,那可就不好了。
宋四顺先送周阿福他们回上排村,然后再回屯儿村。
宋铁牛父子三人领着三喜回家。
宋惜月他们听完事情始末之后,并没有多说什么,就让三喜安心的先住下。
家里没有多余的房间。
宋惜月做主把杂物间隔一半出来,简单的铺了一张床,摆一个柜子。
暂时应付着。
姜氏虽然可怜三喜的身世,但是想着自己一大家子全都指着宋惜月两口子,如今家里又多一张嘴,还要明年开春才能种庄稼。
姜氏想着就心疼自己闺女和女婿。
虽然说全家人都在做事,没有谁吃闲饭,但是这年景,并不是你有力气,就能挣到钱的,就能有口饭吃的。
说到底他们还是多亏了闺女和女婿。
宋铁牛到家打了个招呼,匆匆的就去通知村民了。
一直到吃完饭才回来。
吃了饭又拿着名单去顾北川屋里,想要女婿帮他把名单整理出来。
宋惜月也被叫到了屋里。
“爹,怎么了?这些名单有什么问题吗?我怎么看你回来后,好像有心事的样子。”
宋铁牛看着那写得歪歪扭扭的名单,叹了一口气。
“你也知道,现在种不了庄稼,没口粮都得花银子去买。
现在有上工的机会,肯定是谁的想去。
可我也不能昧着良心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