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宋家老宅那边就只是宋铁牛他们睡觉的地方,一天三餐都是在顾家这边吃的。
村民都知道来这里能找到宋铁牛。
宋铁牛从屋里出来,“我在呢,进来吧。”
江南四人连忙拿着东西回屋,把厅让给大人。
“村长,河里没水了,这可怎么办呀?”
“村长,咱们现在都不说庄稼的事了,那田地里的庄稼,不看也知道没收成了。
可是,人不能不喝水呀。
咱们村就靠着这条河水,现在河水干了,这该怎么办?”
“村长,听说今天衙门那边找村长过去,有没有提到水的问题?”
“愁死人了!难道三十多年前的事,还是要重来一次吗?
这水没了,粮价也一天比一天高,这迟早要把人逼上绝路呀。”
提到三十多年前,厅里的气氛立刻就沉闷,悲伤,甚至有丝丝绝望。
人没水是万万不行的。
宋铁牛看着大伙,“你们也通知一下大家,咱们到村祠堂门口集合,我去找太叔公。
有什么事,咱们等一下一起说。”
“哎,好嘞。”
村民屁股都还没坐热,又匆匆出门。
宋惜月叫住了宋铁牛,“爹,这每家每户水的用量,咱们得再减。
我担心泉水也会变小。
现在一下子把人的胃口养大了,到时候反而更难控制。”
宋铁牛点点头:“行!我知道了,等一下我会跟太叔公商量一下。”
“小四,二哥,你们俩陪爹一起去找太叔公,家里有我们在。”
宋惜月叫宋四顺和宋二安陪着一起去,也听听接下来的安排。
“好的!”
寂静的村里,响起了敲锣声。
这是召集村民到村祠堂的信号,村民匆匆的来到从祠堂门口等着。
第123章 姜氏醒了
“村长,这么晚找我们,可能是衙门这边有什么安排?”
“这天旱成这样!不知道官府管不管?”
“外面粮价也这么高,这没水没粮的,我们该怎么办呀?”
“哎,愁死人了!”
村民还没来齐,先到的村民就三三两两的议论起来。
那边,宋铁牛和太叔公一边走,一边商量用水的事,“叔公,这水分下去的量,咱们得再减减,河里突然就没水了,我担心泉水也会变小。”
“嗯,你说多少合适?”太叔公点点头。
宋铁牛去找太叔公的路上,已经想过了,“先三人一桶,以后看情况再定,从现在开始,每一滴水都得珍惜。”
“行!就这个量。人呀,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村长和太叔公来了。”
“大家安静一下。”
宋铁牛和太叔公来到村祠堂门口,站在屋檐下看向村民。
宋铁牛表情严肃,“今晚召集大家过来,主要是讲讲以后用水的问题。”
村民就着急了,“村长,现在河里都没水了,这水怎么办?”
太叔公不悦的看着那人,“知道你们着急,但能不能先听我们把话说完?”
现场立刻安静。
宋铁牛继续说道:“前些天,请大家到顾家那边建围墙,这事有原因的。
突然建围墙,那是因为北川两口子在自家厨房后面发现一个泉眼。
当时没有声张,那是因为这口泉是咱们村的人活下去的希望。
现在河里没水了,从明天开始,每家每户派一个人过去排队分水。
经过我和太叔公的商量,这水怎么分,也有了结论。
这水是顾家的,希望大家能够清楚这一点。
他们愿意分给大家,这是他们仁义。为了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我们有几个要求。
第一,这口泉是救命泉,除了咱们村的人,不会分给其他人;
第二,这口泉是顾家的,他们有权利选择分给谁;
关于这口泉水,吕大人已经过来看过,并且已经在官府立了文书,这口泉就是顾家的,大家不用有任何的质疑。
第三,只要大家不违背三大原则,都可以分得水;
这三大原则就是:不可告诉屯儿村之外的人,不可浪费水,不可闹事。
破坏了原则,那就停止他们家的供水。
大家都听清楚了吗?”
村民压抑不住心中的狂喜,河水都干了,现在还有泉水,这是命不该绝。
“村长,我们都听清楚了,绝对不会往外传,绝对服从。”
太叔公站出来,“我再啰嗦几句。但凡破坏了三大原则的人,情节严重的,逐出屯儿村,并且从族谱中划出去。
说句不好听的,尤其是从其他村嫁到咱们村的,不要因为娘家,就把这事往外说。
现在各个村都在积极的找水源,衙门这边也在安排。
明天,村长会找一些人一起去找水源,只有一个泉口,这并不足以让我们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