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边有些小灯,陆慎远远望去,那湖面似瞧上去似乎起了一层白茫茫的雾气,不过了多久,他转身过来,见右手旁是一满雕灵芝如意纹的楠木衣架,桁木上搭着一袭华美的雀金裘大氅,缓缓念道:“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又忽地抚落,轻轻一推,轰隆一声,连那楠木衣架也倒在地上,林容连忙后退几步,这才没被砸到,一时颇有些瞠目:“君侯!”
陆慎踩在那袭雀金裘上,呵斥:“你不过一介内宅妇人,又浅薄无知,见识短浅,怎敢开口置喙军政要事?”心里不无万分嫌弃:纵使有些许皮肉上的功夫,博得几分欢心,终是个不入流的无知蠢妇。
林容闻言,抬头望去,眉目澄净坦然,并不以之耻,也并不跪下请罪。
陆慎见那妇人反倒直起身子来,神色间也并不畏惧,喝道:“怎么,你还有话要说?”
林容本不想再说,只不过是陆慎问起来,也算尽到一份心力,虽则不自量力,依本心而言,总是不能见死不救的:“妾身固然浅薄无知,却也知令出法随,不得随意更改。君侯朝令夕改,岂能膺服天下俊才?”
陆慎冷笑两声,深觉崔十一娘果然骄纵浅薄,这些日子在床帏之中给了她几分好颜色,便胆大妄为起来,从袖子里取出一道蓝底折子扔在那妇人脸上:“你的罪行尚不可恕,还敢替旁人求情?”
那力道甚大,折子迎面飞来,林容后退几步,却还是没避过去,叫打在额头上眼眶上,顿时红了一片。
林容眼眶顿时又酸又疼,不能自控的流出泪来,她一手捂着眼睛,一面弯腰把那折子捡起来,一目十行,一名歌姬受辱而死,是叫人折辱而死。林容默默无言良久,那折子叫丢在案上,淹在一片朱砂里,顿时润得一片红,仿佛血一般的颜色。倘若不是自己要多留江州兵勇几日,他们也许早回江州了,也不会再次犯罪杀人,那歌姬也不会喋血而死。
陆慎见那妇人沉默,讥讽道:“怎么?无话可说了?”
这一份条陈,与其说这是一篇陈情表,倒不如说这是一篇讨伐林容的檄文,偏偏林容自觉有愧,无话可说,良久这才勉强道:“折子上所说之事,妾身委实不知,杨大人的帖子我也并没有瞧见过……”
话未说完,便被陆慎冷笑着打断了:“不知?城外别院是否是你经手安排?你若不知,又怎会做此安排?”
她是为了想叫江州那些人护卫去千崖荡,这才安排在城外别院,离渡口近一些的。只是。这个理由是万万不能不能说出来的。
林容艰难回:“是妾身的安排,却不为包庇。妾身只是想着那别院空置,又里渡口进些,免得……免得……”
她站在那里,见陆慎疾言厉色,心里恍然,又何必解释呢,反正早晚都是要走的,难不成睡了几日,还真成了夫妻么?顿时,便闭口不言,垂眸道:“妾身,无话可说。”
陆慎见她这样,不思罪责,反觉得自己没错,更是大为光火,训斥道:“无知蠢妇,你是无话可说,还是无可辩驳?”
林容垂下眼睑,再不肯说一句话,也不肯认错,腰背挺得极直,心里默念,马上就能去千荡崖了,再忍忍,再忍忍。
陆慎冷笑三声,道:“崔十一娘,我看你是不见棺材不落泪。”
说罢,往外吩咐:“来人,备车!”
第41章
须臾, 马车已经备好,陆慎出院登车,见林容立在原处, 并不跟上, 沉声道:“服侍你们主子上车。”
翠禽、凤箫本跪着, 听见吩咐,捧着斗篷过来,一脸担忧,小声问:“县主, 出什么事了?”
林容沉默着摇摇头, 只得出院门,同陆慎登车而去。
二人一路无话,马车疾驰又颠簸非常, 及至下车时, 林容头昏脑胀,扶着车辙好一会儿这才缓过来。
她抬头一瞧,竟是到了一处小院,院门处无匾无额,独挂着两盏惨白惨白的官衔灯笼, 门口处一个人也没有。跟在陆慎身后进去,途径一条长长的甬道, 皆是空无一人,想来是事先有了吩咐,叫人都回避退了下去。
只是这甬道里气味难闻,湿热气闷, 酸臭异常,还夹杂一股浓浓的血腥味儿和毛发烤焦的味道。
忽地, 陆慎站定,推开甬道旁的一扇暗窗,里面顿时传来一阵叫严刑拷打的嚎叫声。
一人喝问:“说,除你几人涉事者,还要哪些人牵涉其中?”
里面并没有回应声,那一绿袍官吏冷哼一声,顿时响起一阵皮鞭声,直抽了百八十下,这才止住:“说吧,说了还能给诸位一个痛快!我们雍地可比不得你们江州,此等作奸犯科之事,可不会因你是谁人的豪仆便算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