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用最温柔的语气,吐出最决绝的话,每一个字如刀刃一般扎入他眼眸,那片艳艳的红唇,漾得刺目。
血腥漫入眼眶,他几乎是凭着本能,强势地堵住了她的嘴。
挺拔的身子带着无与伦比的气场,罩了过来,沈妆儿双目骇然,下意识往后一退,腰间一紧,被他宽大的手掌给牢牢钳住,清冽的气息,带着酒的灼热,强悍地灌入她心神。
沈妆儿被朱谦抵在架格旁边的角落里,半个身子几乎被他提起,强势地按在墙壁上。
恰在这时,一只野猫从后院树梢窜上窗棂,昏懵地往屋内觑了一眼,嗅了嗅,仿佛闻到了熟悉的香气,目光挪至二人身侧不远处的黄花梨透空架格,乌溜溜的眼登时一振,以离箭般的速度朝架格窜去。安置在格架上方的各类器物通通往下滚落,径直往沈妆儿头顶砸来。
朱谦毫不犹豫将那纤弱的身子往怀里一搂,募的转身,错金银壶砰的一声砸在他后脑勺。
第49章
秋深露重, 烟炉里的梨花香燃烧殆尽,还是那股熟悉的清香,浅淡疏离。
东次间书房的高几上被重新安放了一盆菖蒲。
绿茵茵的, 是这寂寥秋色里, 唯一的一抹绿。
沈妆儿怔怔望着那抹盎然的绿,刚刚发生的那一幕在脑海无限回放。
他晕过去前最后那一眼,前所未有的柔和, 锋芒褪得干干净净,不带任何攻击性, 只有温柔和担忧。
完全换了一个人似的。
然后直挺挺倒在了她眼前。
那一下,栽得她心惊肉跳, 五内空空。
他可是太子,一旦出了事,该怎么办?她还能如期离开吗?
前院的人如潮水退开,书房门口只剩下听雨。
听雨目送温宁等人走远,方深吸一口气,进来屋内, 看着沈妆儿面色苍白坐在罗汉床上, 懊恼又心疼,好端端的,闹这么一出,还走不走得了...
“主子, 陛下派人将殿下接去了东宫,咱们回后院吧...”
朱谦昏厥过去后, 温宁当即唤来住在府内一位医士, 医士给朱谦把脉, 怀疑脑内有淤血, 温宁大惊失色,连忙派心腹暗卫前往皇宫密呈皇帝,皇帝心知此事非同小可,遣刘瑾前来王府,封锁消息,连夜将朱谦接入东宫。
温宁与曲风亲自护送朱谦离开,府内除了一名老管家,其余人等全部被东厂的人拘了起来,不许消息外漏。
离开前,刘瑾安抚沈妆儿,
“您先回后院歇息,一旦太子有消息,我立刻着人来禀您。”
刘瑾行色匆匆,脸色也不好看,沈妆儿经历过前世的动乱,深知册封大典在即,太子昏厥会出现什么后果。
好好的一切,全部被打乱了。
有那么一瞬间她恨极了朱谦,他若不纠缠,哪有这样的意外。
唇上还有被他咬过的痕迹,干涸的血迹凝在唇瓣擦不去,沈妆儿用绣帕遮掩了下,扶着听雨的手,六神无主地回了后院。
王府皆被东厂控制,食材都是从外面送了进来,沈妆儿整日靠在窗塌上张望湛蓝的明空,神思不属,心头空空落落的。郝嬷嬷等人不知里情,只觉情形不对劲,听雨不敢说,沈妆儿也不打算告诉他们,太子昏厥这样的事定是瞒得越严实越好。
下人不免有猜测,担心朱谦禁锢沈妆儿,不许她回娘家,一时人心惶惶。
沈妆儿心中也十分忐忑,一是担心朱谦伤势,二是担心和离被阻,等了整整两日,毫无消息,直到第三日午后,听到廊庑传来呼声,
“主子,刘公公来了。”
沈妆儿闻言连忙翻身下榻,匆匆收拾一番,快步迎了出来,刘瑾穿着那身银红的飞鱼服,立在门口,眉眼虽缀着笑,可眼下一片淤青,脸色并不好,沈妆儿便知情形不妙,稍稍稳住情绪,“快些进来喝口茶。”
迎入凌松堂前面的花厅,留荷亲自奉了茶,众人退得远远的,独留二人在敞厅说话。
刘瑾抿了一口茶润了润嗓,晓得沈妆儿焦急,也不耽搁,忙解释道,
“陛下着老祖宗与我亲自照看殿下,太医院院使和同知两位大人日夜不离身,两位大人把脉都说并无大碍,可偏偏殿下却无苏醒的迹象。”
沈妆儿听到并无大碍,心口绷紧的那口气稍缓了下,“太医可有说缘故?想了什么法子?”
刘瑾也沉声叹着气,“开了活血化瘀的方子,我也悄悄摸过殿下的伤口,只有些轻微的肿胀,并不算严重,论理不该昏迷这般久....”见沈妆儿眉头紧蹙,想起一事道,
“对了,昨夜殿下虽未醒,却是梦魇了,还说了些胡话...”
沈妆儿怔了一下,“胡话?”
“殿下嘴里念着您的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