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王妃咸鱼了(149)

作者: 希昀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坊间关于太子妃与太子不合的消息甚嚣尘上。

一会儿是性格不合,一会儿是八字不合,总之,二人就是对冤家,宜解不宜结。

“太子妃莫不是晓得自己与太子八字不合,方主动请求和离,如此大仁大智,愿为江山让出储后之位,古往今来第一人哪.....”

王钦这一手笔将沈妆儿的威望推至一个新的高度,渐渐的,太子与太子妃和离的呼声越来越高。

温宁与曲毅站在朱谦跟前,急得满头是汗,

“王钦太可恶了,殿下,您不弄死他吗?”

朱谦神情比想象中要镇定,浅浅啜了一口茶,“我有一百种方法让他死,可一旦他死了,他就赢了...”把王钦给弄死,好叫沈妆儿记住他,他也配?

温宁揩下一把汗,“那怎么办?”

曲毅道,“臣已派人逮着了那道士,殿下,他是个硬骨头,非不改口,要杀了他吗?”

朱谦摇了摇头,“不,杀他只会适得其反,王钦这一招,只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朱谦阖着眼,手里捏着给沈妆儿新雕的那枚玉佩,淡声吩咐,

“着人在京城各处书斋,茶馆,戏馆,言之:女子,立身于世,自尊自爱,上孝长辈,下抚稚儿,可称之为善,绣折金针之余,胸怀锦绣,有功于百姓,或社稷,乃至善.....昔有花木兰上阵杀敌,前朝有文若夫人开学堂,布教于天下,今有太子妃果敢救驾,女子亦可有自己一番作为,旺不旺夫乃悖论,乃无能男人给自己寻的借口,不可取之。”

“若遇挫折,动则弃妻,才是有悖人伦,太子夫妇勠力齐心,共进同退,方是为社稷谋福,为百姓典范。”

温宁一字一句记在心里,抚掌道,“殿下反击得好,此举一能将话题引开,二能为太子您正名,市井妇人最善口舌,很快能将和离一事给压下去。”

温宁所料不差,这番话很快得到大街小巷的妇人支持,直道此言说出心声,

“我家那口子,自个儿挣不到几个钱,日日怨我不够旺夫,我呸,老娘如今卖几个炊饼,早出晚归,养他全家,我还没说他不旺妻呢!”

“可不是嘛,我家那混账东西,屡屡考不上县学,我责他几句,不高兴了,居然还说要休了我,要娶个旺他的来,我巴不得他能离了我,我好带着嫁妆回娘家呢....”

别人家的热闹终究是热闹,太子妃与普通百姓而言,终究是缥缈了些,一旦牵扯自己家事,那是如道不尽的苦水,很快,街头巷尾,还有谁记得太子与太子妃和离一事,转背都寻自家的男人撒气去了。

事后,亦有人感慨,“太子若真与太子妃和离,倒显得太子抛弃糟糠之妻,实不可取。”

“看来,太子不肯和离,实则是对妻子一往情深...”

“不就三年而已,我当年足足五年才怀上我家小子,太子妃年轻,我保证,将来一生一箩筐....”

“我呸,你以为人家太子妃跟你似的,还一箩筐呢,少惹人笑话....”

这一场风波便折在这一声声喧笑里。

消息一字不漏全部传到沈家,这几日不仅沈妆儿处在风口浪尖,沈家也深陷旋涡,往沈家门廊前说话者,比比皆是,褒贬不一。

越是动荡,沈老夫人越是沉着,下令不许任何人私下妄议太子与太子妃一事,也不许往外透露半字,心中却琢磨,妆儿这回怕是铁了心了。

那头站着太子,更站着皇帝,妆儿一个人抗得过来吗?

沈老夫人唤来两个儿子与媳妇商议,这件事到底该如何了难,沈家总该给出一个态度。

朱谦正为王钦的事松一口气,九月二十三日晨,翰林院侍读学士沈瑜上书,求见陛下。

皇帝收到折子时,正在御书房听礼部官员商议册封大典诸事,冷不防听说沈瑜求见,头顿时大了。

礼部尚书顾尽忠深知里情,忧心如焚,“陛下,沈瑜主动求见不是好事。”

皇帝按着眉心,瞥着坐在一旁发愣的朱谦,气得抓起折子朝他砸了过去,

“瞧你干的好事,媳妇都哄不好!”

“你父皇我正要封赏沈家,并请沈瑜出面相劝太子妃,如今倒是好,人家主动上门,决不是劝和来了!”

朱谦不躲不闪,被折子砸了个正着,他罕见地露出一脸懵昏,心中滋生一抹浓浓的不安。

王钦就算耍些雕虫小技,他也能有办法应对,若沈家坚持和离,盘面便丢了大半。

顾尽忠慌忙起身挡在朱谦一侧,“陛下息怒,陛下息怒,那沈瑜是与翰林院几位低阶官员一道请见,些许有事请示陛下,咱们稍安勿躁....”低头瞥了一眼朱谦额尖,恰恰被那折子角砸了一下,印出一条红痕,暗暗叹息一声。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