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无果后, 沈琉墨也只能由他。
“臣是怕万一在宣政殿里出丑该怎么办。”虽然一上午没怎么有反应, 但是根据前几天的经验也看, 下午也不一定就不会难受。
“没关系, 阿七他们跟着你。”
“万一陛下跟大臣们议事的时候臣失礼了呢。”宣政殿这种地方,不是他可以多待的,“而且被大臣们看到, 对臣来说也不是好事。”
“原来墨儿在担心这个。”萧吾泠道,“臣让人搬一扇屏风过去, 只有朕能看见你, 好不好?”
话说到这份上,沈琉墨就不好再拒绝了, “那臣收拾一下。”
“朕等着你。”
说是收拾其实没什么好收拾的,外头还下着蒙蒙雨,沈琉墨多穿了一件外衫,让阿七拿上他的话本。
宣政殿只有论道经邦的书本, 或是儒林大作, 他现在看不惯。
“墨儿日日看话本, 这话本究竟有何趣味?”萧吾泠纳罕道,一手牵着沈琉墨,一手打着伞。
“皇儿只看得懂话本。”沈琉墨脸颊微红道, 绝口不说是他自己想看。
“原是如此。”萧吾泠也依着他。
在屋里不觉得, 一出门真有几分凉意, 沈琉墨紧靠着萧吾泠身侧。
路上到处都是湿漉漉的,好在小路上铺了一层鹅卵石, 不至于弄脏鞋子。
“冷不冷?”萧吾泠垂眸看他。
“不冷,这天比太阳炙烤着舒服多了。”
不远处都是梨花,二人先到梨花林里转了一圈,“花都落了。”沈琉墨感到失望。
一定是昨晚的雨太大,将花瓣都打落了下来,地上白茫茫一片倒是好看地紧,可惜过不了多久就要成泥成尘。
“枝头剩余的几颗不是很漂亮吗?”萧吾泠带他到一棵花瓣还算浓密的树下,“不过花都被雨水落了,过几个月吃不到果子了。”
北方还好,雨水不算多,江南地区连续几个月阴雨连绵,今年的庄稼收成怕是个问题。萧吾泠最近一直在忙碌的,也是庄稼的事。
“那果农怎么办?”沈琉墨联想到这个问题,便觉得满地的梨花更让人可惜了。
“朕会派人下去,能补救的补救,实在补救不了,只能听天由命。”尽人事听天命,农民靠天吃饭这话不只是说说而已。
百姓们一年到头不过那几亩地的收成,果农亦是,要是花都落了,来年吃什么喝什么。
“以后节俭中宫的开销吧。”沈琉墨道,中宫只他一个主子,根本用不了那么多人伺候,更用不了那么多的银子和物件。
“朕有办法,偌大个国库,总不能靠墨儿节衣缩食。”萧吾泠笑着与他并排往宣政殿走,将沈琉墨的手攥在手心,“墨儿该有的规制内的物件,朕一样也不会少了你。”
庄稼如何,百姓如何,是他这个皇帝该忧心的,想要功绩,自然就要付出心力。
二人到宣政殿没多久,宫人抬来屏风。沈琉墨坐在案桌左旁,被屏风圈出的方寸之地中,里面摆了软塌、矮桌,矮桌上是各种吃食,旁边还有一扇百叶窗,窗外是一个小花园,此刻宫人正在花园中除草,沈琉墨看得津津有味。
有了屏风的遮挡,殿内除了萧吾泠无人能看见他,他也就自在了些,脱了鞋袜,曲腿坐在软塌上,怀里捧着书本。
窗外两个小太监打打闹闹,其中一个瘦小的小太监看到了沈琉墨,便示意另一人好好干活,可那人似乎天生缺了一根筋,一直都没有发现同伴的不自在,裁剪花枝的动作不断,还能腾出手来挠同伴一下,看的沈琉墨发笑。
约莫半个时辰,两个小太监修完了花枝。
最开始发现沈琉墨的那个小太监手里拿了一朵牡丹花踟蹰着,缺脑筋的小太监催促他,“终于修剪完了,咱们快走吧,听说御膳房昨日剩了许多糕点,我们去求求姑姑们,说不定也能分到几块。”十一二岁正是好吃好动的年纪,小太监说着都要流下口水来。
“你快去吧,我还有点事。”瘦小的小太监道,同伴想等他又惦记着糕点,最后还是飞快跑了,“你赶紧的,我会给你留一块的!”
“好。”
小太监从来没有跟沈琉墨接触过,心里仍旧有些对于贵人的惧怕,他跑到墙角仔细观察了沈琉墨一会儿。
刚入宫不久,正是心性烂漫的年纪,见沈琉墨垂眸看书,脸上宁静安然,没有一丝一毫的凶恶,似乎真如传闻中和善。小太监最终还是鼓起勇气,伸出一只瘦瘦小小的手,将那开得绚烂的牡丹花放在了窗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