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啊,那就先谢谢大人了。”祁可笑得甚是甜美,又乖又甜。
舒英眨巴两下眼睛,想起之前祁可当众怼县尊的画面,那伶牙俐齿言语如炮和此时乖巧的样子完全判若两人。
“来,走,去外面坐会儿说说话,你突然来这一手,善后很麻烦,我们先捋一捋。”
两人携手回到外面厅堂围着一张圆桌对坐,士兵们送上自备的茶水,照临站在祁可身后,有余转移到她的胳臂上,大王还是趴在祁可的脚下,舒英身后则是卫宏,其他人包括送茶的士兵都退到了门外,门窗都开着,丝丝缕缕的凉风进来还算凉快。
“我们现在抓到了陈氏一族和衙门的把柄,按人之常情,衙门肯定自保,但陈氏族人当中读书人也不少,他们一旦抱团上告就很麻烦。”舒英真是实在人,不过他相信以祁可的聪明劲儿,这些事哪怕他不说祁可肯定也知道,他先说出来反而对他俩聊天是个极好的开头。
“读书人再金贵也不能颠倒黑白,不怕他们抱团,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说的就是这种人,对现实现状心有不满想要抗争却又胆小懦弱摇摆不定难成大事,要真冒出个人才我还高看他两眼。确实无辜的可以放一边,财产也能发还,但有罪的必须付出代价,百姓看到军队秉公执法,会唤醒他们对朝廷的信心,百姓所求不过就是一份没有饥荒战乱的安稳生活,凭柏家军的实力给得起。”
舒英听得眼睛放光:“就好比柏家军的军户。”
“是的,据说带走军户是南迁的条件之一,但世代定居北境的军户们愿意抛家舍业的随军南迁,从干燥寒冷的北境来到潮湿炎热的东海边境,这就是军户对柏家军的信心,这份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祁可正正经经地淡然微笑道,彩虹屁该上就上不吝啬。
“是!确是如此!”舒英大笑三声,祁可这话说到他的心坎上,心里美得直冒泡,他身后的卫宏也是一脸笑意。
“衙门大小官吏为了自保暗中会有什么手段我们一概当不知道,他们手上肯定都有对方的把柄,让他们去狗咬狗,到时候肯定热闹,百姓必然爱看。”
“嗯,我也爱看。”舒英和卫宏都煞有介事地点头。
“我不知道官府办一桩案子要多久时间,我只知道陈家这么害我一次,我必须得拿点赔偿弥补我与水匪战斗和来回奔波的损失才行。”
“嗯,应该的。”
“但我又没时间一直在这里等着,家里还一堆事呢。”
“那就是呆不了几天就要走?”
“等剿匪的大军回来吧,我把手下收拢,没有其他事情我就要走了,地里的粮食要收,纺织工场的订单要人盯着生产,我是大东家不能一直失踪不在工场露面。”
“也是,那你对赔偿有什么要求没有?这么大的事回头肯定写成军文上呈给大将军,有大将军过问,你能多拿点赔偿。”
“这样啊……”
第1221章 报仇拿赔偿合情合理(七)
祁可故作思考地低头沉思,正好舒英也说得口渴了,端着茶杯喝水,牛嚼牡丹似的,一杯新泡的茶水两口就去了一大半,泡开的茶叶软趴趴地堆积在杯底。
“大人您看这样行不行?整个陈氏宗族全部打掉,财产分四份,大头给国库,免得京城有人对我们发难,其余的分三份,衙门和柏家军各拿一份,剩下那份就算是给我的赔偿。大人意下如何?”
“大部分上缴国库是应该的,可衙门凭什么要分一份?能有今天这破事都是那孙子上任以来没干过人事。”舒英很是不满。
“这是为了安抚衙门里的其他人,官吏官吏,流水的官员铁打的小吏,吏员才是一座衙门每日能够正常运转的基石,真想衙门不乱就得稳住这帮人。”
“行,这话有几分道理,但衙门拿了钱真会用在吏员身上?光是从那本册子上粗略估算,那孙子上任以来没少捞。”
“所以我们可以趁现在查抄财产之便在人群中放点风声,让他们知道柏家军仁慈宽厚之名,再然后嘛,衙门官吏内斗跟我们有什么关系?”祁可轻挠自己下巴,目光低垂望着脚边大王的屁股和尾巴,一副不承认自己出过什么主意的样子。
“多损啊……”舒英摇摇头,瞪着眼睛一拍桌子,咧嘴大笑,“但是我喜欢!”
祁可这才抬起目光,眉眼弯弯,笑得像只小狐狸。
“好了,言归正传,说说你的赔偿吧,想要多少?”
“我对金银财物不感兴趣,如果能给我留几个庄子就最好了,要土地多、水陆便捷的大庄子。”
“只要大庄子?想在这里种田?”
祁可还真就点头:“不光是种粮食谷物,我是看中了本地植物种类丰富,草药众多,适应本地水土气候的草药带去外地能不能成活都难说,最省钱的做法还是本地的草药本地种植,从野外挖取活株直接移栽,也省得被满地流民当野菜吃掉,那太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