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幸现在这时间大部分村民都在家里午休,以避开正午炎热的太阳,因此,镇上来人并未惊动太多村民。
“老九爷,晨二叔。”
祁可走进老九爷家,除了两位村长,还有一个年轻的士兵,其他家人则没看见,估计在别的屋子里呆着。
“来了,坐。”老九爷点点头,招呼一声,晨二叔则是眉头紧皱,一脸杀伐之气。
“我带了酸梅汤来,一起喝吧,解解暑。”
“好孩子,还是你想得周到。”
第522章 有紧急军情(三)
照临就用桌上的茶碗倒了四碗,然后安静的站到门边候着,完美地履行一位管家应尽的本分。
来报信的士兵跑了这一路又热又渴又饿,之前已经喝了一碗凉开水,却一点不妨碍他又灌下去一碗酸梅汤,照临立刻上前给他添满一碗。
祁可慢悠悠地喝了两三口,缓了缓她急步走来的口渴,见两个村长都不吭声,她轻咳一声,开了口。
“老九爷,晨二叔,叫我来是为了什么紧急军情呀?”
“海寇上岸了。”老九爷沉声说道。
“啊?!”祁可大惊,想都不想,噼里啪啦的问出一堆问题,“什么时候的事?在哪里上岸的?有人员伤亡吗?有财物损失吗?海寇有死伤吗?有俘虏吗?”
“前天晚上,长沂县千山镇。”吕晨说道。
“这是在哪儿?”
“就我们南边,跟我们挨着的。”
“那不就是离我们很近?现在具体是个什么情况?我们要做战斗的准备吗?”
“这是军情全文,你先看看,叫你来确实需要你出把力。”吕晨拿起桌上一张纸递给祁可。
军情公文向来简洁明了没有任何废话,祁可一目十行迅速扫完,对事情经过终于有了些许了解,同时也有了不少疑问。
“前天晚上发生的?”祁可掐指头回忆,“昨天天晴,前天好像还在下雨,海寇冒雨上岸,难道他们跟着台风过来的?”
“对,在你来之前我们也是这么想的。”村长们都在点头。
“这么说来,这些海寇在海上可是一把好手,他们没能达到目的,被迫逃回海上,有可能在找新的机会还想再抢一把。”
祁可立刻想到了洋流方向的问题,万一顺洋流飘到他们这边来了那又是一场硬战了。
“我知道了,既然公文上说到要有所准备,我会准备好足够的炸药包,接下来就请铁匠们也准备好足量的炮筒,大家齐心协力,积极备战吧。”
“好的,叫你来也是为炸药包的事,要用到的原料会由军中提供,时间有限,你能赶制多少是多少,铁匠那边我们也会催促的,尽量多出一些品质可靠的炮筒。”祁可爽快,把话说在前头,村长们也就不含糊,迅速地把任务交代清楚。
“行,事不宜迟,我这就回去做准备,等你们的原料。”知道村长们还有事忙,祁可也不久留,话一说完起身就要走,不过走前还是跟那位送信的士兵打了个招呼,“这位兵哥要是没事了就去客栈吃饭,吃不下热饭菜就叫厨房给你做点冷面什么的。”
这个士兵满脸笑着答应了,他就知道来四柳村跑一趟不是苦差事,他的那几个同袍去别的村子能被招待几个馒头烙饼就不错了。
祁可和照临前脚走,后脚村长家里就忙开了,该找人的找人,该去吃饭的吃饭,士兵并不仅仅是送信,他还要记下村里需要哪些物资带回去上报,所以他吃完饭后还得回村长家坐一会儿,拿了清单再走。
第523章 有紧急军情(四)
两人回到庄子里,前脚才进屋,后脚祁可就迫不及待地拉着照临进了书房。
“海寇上岸这事你现在知道哪些详情?”
“你想先听哪个?”
照临不问反答,有心培养祁可自己的思考,在以前她没有正儿八经接触过军事方面的教育和训练,猛地遇到正经事就会思虑不周,反正是做炸药包的事也不用她们自己动手,完全有时间可以慢慢聊、慢慢讨论。
“嗯……”祁可略一思索,“洋流方向,位于我们南边的千山镇,洋流方向是往哪里走的?”
照临笑而不语,仅仅抬手指了指脚下。
“我们这里?真是我们这里?!”
“嗯哼。”
“我勒个去!”祁可有点头疼地捂着脑袋转圈,“你是不是在镇上派士兵出来的时候就已经知道有这事了?”
“是的。”
“难怪我吃完午饭你鼓捣我在外面转圈。”
“你都吃撑了,当然要多走动走动,消化消化。”照临有些狡黠地眨眨眼。
“所以这顿午饭的饭菜量也是特意超量的?”
“超的又不多,多吃几口就吃下去了。”照临摊摊双手,一脸无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