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呦,以前不知道是村长,多有怠慢,见谅见谅。”
“跟我们不用这么客气,你家饭菜好吃自然吸引人。”
一圈见礼下来,厅堂里气氛更加融洽,等祁可再次坐下,终于开始谈正事了。
两边村长先各自说了自家的困难,祁可不发一语地听,她当然知道相邻的两个村子损失有多惨,夏粮完全泡汤了,他们就算想学四柳村多种树保护农田也要等明年,为了自己村民,村长们只好舍下脸面过来借粮度过眼下难关。
第504章 邻村来求援(二)
四柳村现在也是没粮食的,提前夏收的只有祁可一个人,加上她也说过愿意捐粮,这才把她请过来商量一下。
祁可一边听他们说大概需要多少粮食,一边在心里打腹稿,把自己先前和照临讨论的那个想法怎样更好地说出来。
“好的,村长们的困难我都听明白了,我先说说我的想法。”
“你说。”村长们都很认真地在听。
“是这样,我一开始说愿意捐粮是怕县里或镇上要粮,这场大暴雨我想受损失的肯定不止我们三柳村和五柳村,最前头的大柳村和二柳村现在是什么情况我们都不知道。”
“对。”六位村长一头,正是如此,三柳村和五柳村的村长才想先有动作。
“我这捐粮只能支援一方,就是等县里或者镇上的命令,村民的困难我想我们可以用另一个办法。”祁可不钓人胃口,直接说完自己的意思。
“说来听听。”祁可太爽快了,村长们的情绪都来不及大起大落。
“所谓救急不救穷,光按人头给粮食,粮食吃完了就没有了,我换个方法,请村长们回去发布一个消息,我这里长期收购装粮食的麻袋和竹筐,村民们从我手上挣了钱买粮买什么都行,我的小杂货铺货品多丰富大家是知道的。”
“诶!”六位村长面面相觑,脸上慢慢露出惊喜的笑容,“这办法可行!”
“可行可行,长期收购,就算不受灾,平时村民们也有个挣钱的来源,兜里有钱心里不慌。”
“对对对,挣钱好,挣钱好。”
“那这价格怎么算?”
村长们兴奋了一会儿后,小张村长第一个问出收购价。
“计件。”祁可打起精神,准备好讨价还价,“麻袋和竹筐都是装粮食的,所以要结实耐用,不光做工要好,原料也要好,这就要多费工夫,麻袋我按两文钱一个的价来收,竹筐是五文钱。”
“唔,这个价格……”
“麻袋还行,竹筐嘛……”
“村长们知道县里早市上一个竹筐多少钱吗?”祁可先堵住村长们的嘴,讨价还价是人之常情,这就看哪一方先让步,反正祁可这边只能再让一文钱的利。
村长们顿时讪笑。
“如果村长们没意见的话,这事就这么定了,我丑话说在前面,装粮食的麻袋和竹筐都有规定的尺寸大小,我收购时都会验的,生意归生意,不讲情面的。”
“应该的,想挣钱就得照规矩来。”老九爷和吕晨二位村长自然是支持自己村民,“我们村民跟祁可手里挣钱也是一样的,之前收豆子的时候,听话做事,一个个钱都没少挣,还没有矛盾。”
“对,对对对,你们收豆子这事,可让人羡慕了。”
祁可那会儿收豆子,干活的人一天几百文的挣,相邻的这两个村子都是知道的,不知道多招人羡慕。
“既然听说过我的规矩,这就最好了,那我们一定能合作愉快。”祁可满面笑容。
“一定的,一定的。”
第505章 邻村来求援(三)
“对了,等过些日子我的造纸坊要开张,造纸原料也是长期要跟大家收,到时候我会出一张原料清单,按重量收,一文钱两斤。”祁可做出一副不在意的表情,轻描淡写的补充一句,抛出个新消息。
“哦?又要开新买卖了?造纸啊?好生意好生意,造纸要什么原料你只管说,一文钱两斤,这价格也行。”
村长们都没什么好说的,跟祁可相比,他们都不是做生意的材料,加上祁可这收购的价格也确实不坑人,只要勤快加熟练,全家人动手,一天挣个几十上百文不成问题的,而在村子里每天能有这样一笔稳定的收入,生活就不困难了。
祁可出了这主意,当然也会给两个村的村长们一点好处,教他们怎么牵头组织村民做事,收集原料、处理原料和制作成品这几个环节就可以从村中找能人做工头,各领一支队伍分工合作,至于赚了钱后怎么分由工头安排,祁可给的钱就是收成品的钱。
牵头组织的村长们就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安排自家人做个工头挣点小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