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诶,别想了,要是他们战力仍在,南境也不会是这副破样子,地方土著不惧地方官也得惧边军,不管惧哪一头,对地方稳定都是极好的。”
“也是。”
“咱们千荷国的北方边境线距离这南境线有多远?中间有什么国家或部族势力?”
“你想接壤?”
“为什么不呢?谁会嫌国土小?”祁可回眸一笑。
“好,我来操作。”
两个人就这么几句话的工夫,千荷国的北方边境线就要往北直推到与大文朝的南境接壤。
有实力就是这么豪横。
她俩的密谋自然不为外人所知,并且聊完后就赶去了兵工场。
在充足的人财物的支持下,去年开始动工的兵工场,按照临所说,在这个月顺利完工,打扫干净后,内部正在试运行准备正式投产。
祁可在这里有个新活儿,熟练掌握武器制造和火药制备的工艺,要不然没法解释她的农炮和炮弹,她懂得不多又不会做,怎么说服别人相信她是行家,那不是砸她双重药婆的饭碗。
前辈子读的大学,祁可在这辈子终于摸到了跟自己专业有关的活儿,虽然是脚踏车床,加工效率慢,可也比纯手工要好很多了,枪管炮管都有车床精确无误地膛出来,还要啥自行车啊。
本专业的活,祁可认认真真练了几天就掌握好了,只是动作慢,熟练不足,但全套工序走下来不出错,硬要说她是行家那确实还差点火候,同时,也别以为她好糊弄。
照临看着祁可制备火药,忙活几个时辰后搓成一个个炮弹,总共二十枚,然后带着她亲手膛出来的小炮一起回千荷境,在划给她的武器试验场进行试射。
立在场地各处的稻草人靶子,任由祁可自由射击,轰隆隆的炮声不绝于耳,将她玩炮的熟练度向上提了提,二十枚炮弹打完还有点意犹未尽,想再去搓点炮弹来再射个过瘾。
场地边上站了小半圈的副手,将祁可试射的全过程记录下来做射击分析,研究炮管的金属冶炼和制造工艺是否符合本时代的工业发展,有没有超时代的技术标准泄露。
参考资料就是柏家军当初跟远洋船队买炮船时,拆给祁可当仿造样品用的几门炮,做几个试验看看那门炮的金属反应,差不多就行。
只要差不多,就可堂而皇之地宣布仿造成功,让朝廷兑现曾经答应过的物资,好早日投产。
最终结果自然皆大欢喜,而有了这个明面上可投产的兵工场打掩护,祁可也能自己攒武器了。
第1863章 凉水镇来新人了(一)
兵工场的好消息祁可暂时憋着,先用贾记船行运来的原材料囤点现货,到时拿得出实物更好交差,而不是两手空空地说兵工场建成了,但生产能力是否如预期,不知道。
哪有这么做事的。
在千荷境里做完总结回到凉水镇上后,正好是三月的月报上市销售的日子,报馆门前排长队。
不少以说书为业的人也在队伍中,他们这行当竞争激烈,最是渴求有趣的新故事,虽然一个月才半篇,但买两期凑个全篇也能当个小品文讲一讲,等一期期攒多了,明年就有连篇的内容可说了。
送去东安府的报纸也是一天时间卖得精光,将本月急急忙忙上市的东安月报给比了下去,文章的遣词造句老百姓看不懂,价钱又贵,还是便宜好懂的凉水月报更受欢迎。
两份地方报纸将读者群分得明明白白,暂时是没什么可打架的,以后再说。
三月的报纸上市后,转天就是立夏的农历四月,该收冬小麦了。
收麦子的士兵在四月初五从东安府大营赶来,穿着新发的夏季衣衫,一个个平头正脸,特别精神,特别有气质。
人家士兵到达,祁可自然不会去看热闹,但架不住她在镇上四处都有眼睛,所以还是知道了这批来干活的劳力们都是什么样儿。
“这批士兵的精气神,跟以往的不太一样啊,更有气势,精锐士兵?”祁可对着那群士兵下船上岸时的视频说道。
照临抓到一个在岸上整队的全景画面,再拆分成几个部分。
“这一部分可能是精锐士兵,这一些倒像是新兵蛋子。”
“新兵好理解,精锐是要干什么?”祁可有一丢丢好奇,“派精锐来收麦子,浪费啊。”
“去问问?”照临怂恿。
“不去。”祁可很有自知之明地拒绝,“他们兵力调动关我们什么事,呆时间久了自然知道他们来干什么的。”
这话才说出口,照临就收到了来自百户所粮草官袁阿水的信件,传信兵送到女仆手上,女仆拿到手的一瞬间,透过纸面的扫描件原文就传给了照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