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户所还能撑下去,是因为祁庄全力支持。
也别怀疑祁庄怎么一趟趟拿得出那么多物资,问就是手底下各田庄有出产,而且还有凉水镇做后盾。
现在好了,怠慢的后果来了。县尊大人病倒了,地主们观望的同时还忘了把车队准备好,军队打奇袭,上门一催,全都傻眼,交不出来。
就连大乡绅们也没讨个好,包括孔族长这些人都一样,全都是刀兵架颈,从家里被绑走的。
全城百姓都看见了。
新的流言当天就飞满天,不知道这些有头有脸的乡绅地主们又是哪里得罪了军队,竟然遭这么大的罪。
当家人被带走了,家眷们一边哭,一边调动全家族的力量筹措双份的粮草物资,一半送往县境,一半送往千户所,如此才能换回当家人。
舒千户拿他们当肉票,自然没有虐待他们,一日三餐,士兵们吃什么,他们就吃什么。
习惯了锦衣玉食山珍海味的有钱老爷,哪里咽得下士兵们的粗茶淡饭,在被家人赎走之前可不就受罪了么,本来珠圆玉润的老爷们,一个个全都瘦了。
真的是可惨了。
祁可都忍不住地同情这帮老爷们,然后对舒千户竖大拇指。
第1759章 海盗新线索(一)
收拾完了地主们,舒千户又找上了衙门。
县尊大人病倒后,他自然无力再处理政务,衙门的事全权交到了县丞手上。
舒千户就找县丞要拖延已久的粮草物资。
县丞就比地主们精明多了,在看到千户所动手了,他立马着手调拨物资,舒千户找上门来,马上拿出清单讲明都准备好了哪些东西、还差哪些、多久能送去县境。
这么清清爽爽地交待清楚,舒千户心里也舒坦了,双方好聚好散。
临出门前,县丞还提醒了一句,县尊大人情况不见好转,在他难得的几次清醒间隙中已经表露了要回京的意思,现在他的手下人正在做各项准备。
舒千户没说话,只是在出门后,最后互致道别时拍了拍县丞的肩膀。
县尊大人身染怪病,不能履行政务,那么在新的县尊接任之前,必是县丞代为打理一切。
县丞这话则是有意卖好,若真是他代理,必与千户所融洽相处。
就这么一点小心思,都是人精,自然心领神会,一切尽在不言中。
祁可也知道了那位娇贵少爷终于要回京了,就收回在了对衙门的关注,回到自己地盘上来,盯着柏福港周边地区不要出乱子。
主要是她收到消息,去年三湖县偷偷摸摸做鸭毛草生意的邹大善人邹齐生知道了他曾经用过的这块地正常收获了粮食。
粮食丰收这事不是秘密,祁可的农田要是不能丰收才是奇闻,长过鸭毛草的土地不长草又怎样,不过是肥料施得不够无法恢复地力罢了,千荷境的强效农肥用过就见效。
本地传统稻子产量比凉水镇的大一些,上限是二百五到三百斤,种地的女仆直接将产量拉满,晒干后的干粮稳稳地达到亩产三百斤。
收割时,柏福港的村民都不够用,还临时请了一些短工,哪怕秋收时碰到暴雨,也因为农田排水做得好而未受损失,正常收完了。
一年几季的粮食收获摆在眼前,无人不议论,消息传到邻县哪怕再慢,那位邹大善人也该听到一点风言风语了。
好奇心一起,不就派探子来看个究竟么。
对这邹大善人,祁可一直未放松过,盯梢了大半年,实实在在掌握到了他每一条送货路线和买家,将他黑账本上的那些密码代号都找到了对应的人,记录到了正面清晰照。
买家分了好几个层次。
邹家送货出去后,第一波来接应的都是中间人,五花八门的身份,甚至还有专门跑腿的,从中倒一趟手赚个脚费,接手的买家才是这条线上的中间人。
在这样的中间人当中,药材贩子都算正常身份了。
毕竟鸭毛草在正常药量的前提下,确实是一味镇痛的良药。
中间人再倒手出去,流向几个固定地方,一小部分是作为正常药材流入各地的药市药行,其余的都对应着专门的最终买家。
海盗们在大陆销赃及采买物资的帮手暴露出来,是祁可预料之中的,当初她第一次知道鸭毛草时就对海盗日常物资的来源好奇,如今还是托了鸭毛草的福,暴露了他们在大陆的老窝。
第1760章 海盗新线索(二)
预料之中的事都算正常的,不太正常的是南方土著部落也是鸭毛草的忠实买家,但最让祁可意外的是南方边军也是。
士兵集体成瘾,整支军队就算是废了。
因为追踪鸭毛草的运送路线,祁可才对整个南境有了全面了解,基本上是乌烟瘴气,仗着山高路远,生存环境恶劣,疾病丛生,官员难有正常卸任的,不是死在赴任的路上就是死在任上,活着离开的凤毛麟角堪称祖上保佑,本地人对远在天边的中央朝廷毫无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