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来的郎君炊食又兴家+番外(166)

作者:西瓜珍宝珠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陈舍微想了想,道:“大人,我所言并非托词,只是家中生计还需我操持,若是个需点卯的实缺,只恐心力不支。”

“我晓得你满肚子儿女情长的,其实也不妨事,我又不拘着你非要待在经历司。你为知事,只管泉州卫所屯田事项,文书杂项概不用你烦扰,你手下自有书吏、典吏,这是卫所,你也不必担心会有什么阳奉阴违的事,好些吏员都是军户出身,一旦发现,连带亲眷,他们不敢。”杜指挥使朝边上一个文官模样的人一努嘴,道:“他是卫经历,会保证我说的话。”

那人很有礼的朝陈舍微一颔首,陈舍微有些意动。

杜指挥使做事爽快霸道,当即便道:“好,那就这么定了,中千户所离泉溪近,你同甘百户也熟络,就从那处的屯田打个样子,虫药烟叶什么的,随你折腾吧。余下推行之事,自有旁人代劳。”

陈舍微肩头叫他拍了两计,杜指挥使云淡风轻的扔下一句‘虫药烟叶什么的’滋溜就钻进耳朵里了。

杜指挥使能做到这个位置上,自然不只是个粗野武将那么简单,他看人是有准头的。

陈舍微一颗赤子之心,又坠进俗世尘埃里,没有几分聪明,如何在这两者之间得以平衡?

杜指挥使人都走出去了,还飘过来一句,“既做了我的知事,那二百两银子就不必给他了。”

刚走过来的卫经历见陈舍微脸都垮了,笑道:“陈知事怎么还不高兴了。”

“二百两银子飞了呀。”陈舍微道。

卫经历姓黄,叫黄理,是个斯斯文文的相貌,说了几句,发觉只比陈舍微大了一岁。

“虽飞了二百两,等日后还不知有多少个二百两呢。”黄理长细的眸子一眯,颇有狐狸的狡黠。

作者有话说:

作者史料积累不足,只能结合部分文献,人物背景的塑造会比较片面而主观。

参考文献:

《试论明代卫所军户中的商人》

《明代卫所经历司与经历研究》

《明代泉州地区卫所及其与地方社会的关系》

第90章 蒜子牛肉和栗子奶酱糕

知事不过八品小官, 原是不配护卫的,陈舍微身边这俩是从甘力手下百人中分出来的。

甘力虽很乐意, 这却并不是他的意思, 而是杜指挥使的授意,说是有个什么消息传递也方便些,就跟着陈舍微了。

这俩人一个高大沉默, 一个精瘦机灵,皆出身卑下, 名字也十分可笑, 一个黎贱生, 一个叫樊狗屁。

陈舍微初听时想笑,但一想,又觉得很苦。

“你们若不介意, 就换个名字吧。”

“请知事赐名。”两人在甘力麾下也算精锐,一举一动利落至极, 这两个名字实在配不上他们。

“那么, 你叫黎岱, 就是泰山的意思。”

陈舍微又看向那个瘦些的,他目光灼灼的望着陈舍微, 很盼着听到自己的名字。

“你叫樊寻吧, 这原也是个武将名。”

刘奔同两人本就相熟的,待陈舍微进内院后,拍拍俩兄弟, 道:“真有福!叫你俩来!”

虽看得出陈舍微是个宽厚待下的,但有福二字, 未免太夸张了些吧。

草棚里驴骡马羊渐多, 再加上还有两圈的猪。

刘奔手下不只管着护院, 小厮杂役一类也归他管理,郭果儿身为管事,这些杂项本就要抛开,如今只管银钱账面人情往来,倒也分工明确。

外院人多了,孙阿小哪做的过来,另请了个厨娘在外院大厨房里开了灶,今儿晚上吃的是爆炒鱿鱼管、红焖豆腐煲还有腊肉丁萝卜炊饭。

三大锅摆出来,每人拿着自己的餐盘去打饭,黎岱和樊寻端着餐盘,菜和饭都是满勺的,饭食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味道很足很管够。

鱿鱼管上裹着红油酱汁,一下就征服了两人的味蕾,虽然调味重口,却还能吃出鲜甜来,晓得这鱿鱼管是新鲜的。

豆腐是最早做好的,勾了芡,用小火焖着慢煲入味,挖起一勺嫩滑无比,还有些烫口呢。

“若吃不饱,瞧那小板上写着,夜宵还有萝卜煎糕呢,其实是给值夜的人吃的,不过实在饿了,讨一块也不难。”刘奔凑过来道。

两人含着饭菜,一个劲的‘嗯嗯嗯’。

陈舍微家中饭食最好的一点,那就是油水足,沾了油荤的吃食,怎么着都香。

这两日陈舍微在泉州卫待着,家中饭食都是孙阿小做的,并不是说孙阿小做饭不好吃。

只是想陈舍微了,也想他的手艺了。

冬日的厨房温暖干燥,因为灶膛里总是留着火种暖水备用,所以陈舍微把好些畏寒的香草也都搬到厨房里来过冬了。

至于花儿则都挪到虫房去了,那里终日暖和,更好些。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