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承微微眯了眯眼睛,打量着众位大臣的反应,脸上阴沉未定。
“既然薛爱卿这么说,那么匈奴的使团现在又在何处?”
顿了顿,萧承才问道。
“回皇上,匈奴的使团现在就在城中的驿馆当中。如果皇上要见的话,现在就可以派人通传。他们连夜赶路,跟着臣来到长安,为的就是等皇上的召见,求两国的太平。”
薛凯忙解释道。
从萧承的脸上,他明显已经看到了希望。
只是闻言,萧承却是沉默了良久,凝眉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时间一分的腿都有些麻了,萧承才开口冷声质问道:“既然如此,你为什么不事先把此事传信于朕?反而屡次传回来捷报,试图欺瞒于朕?难道这不是居心叵测嘛!”
萧承冷眼打量着薛凯,试图从他的脸上看出些什么来。
就算是使团真的来了长安,那又如何?
欺君之罪,岂可是他三言两语就这么推脱干净的?
“皇上,此事微臣做的却是欠妥,但是也纯属是无奈之举。若是为了大楚国,就算是受再多的责罚,微臣也是心甘情愿的!”
闻此一言,薛凯顿时正色道。
“这么说的话,倒是朕误会了薛爱卿的忠心?”
萧承若有深意的看着薛凯,突然间勾着唇角反问道。
“微臣不敢!”
薛凯顿时低头表示道。
“不敢?那朕倒是要好好的听一听你的苦衷!”
萧承眼神一沉,冷声问道。
一瞬间,整个大殿上的气息都冷了下来。
大臣们自然不敢言语,纷纷看向薛凯,等着他的回答。
“回皇上,微臣虽然是第一次带兵出征,但是也很清楚,自大楚建国之初,这匈奴就屡犯边疆。不仅让边疆百姓流离失所,更是让不少大楚国的百姓失去了无数的亲人,这一笔血淋淋的账,记在每一个大楚国百姓的心中!”
“可以说,大楚跟匈奴之间,是世代的恩怨。微臣自知,如若把跟匈奴和谈的消息,传回皇城,势必会遭到所有大臣们的反应!”
“所以,微臣一时错念,才会假意传回捷报来,只为了能够跟匈奴的和谈能顺利进行。”
“这些年来,因为边疆的战事,已经耗费了大楚太多的精力,此时答应他们归顺,不失为一个好的时机。在这期间,我们大楚国也能让百姓们休养生息,以强国力。”
看出了萧承的质疑,薛凯只能抱拳坦诚的解释道。
一言一句,说出来倒是极为的合情合理,让所有人的都找不出丝毫的理由来反驳。
“皇上!”
此时,一直未说话的薛义也突然间站出来,恭敬的说道。
“薛凯假传捷报为实,但是本意也是为国为民,老臣恳请皇上能够明察!”
薛义言辞恳切的拱手道。
一副老泪纵横的样子,看起来倒是情真意切。
“皇上,薛将军这么做,也是有苦衷的。如今匈奴既然愿意归顺,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对啊,这是薛将军的功劳!功过相抵,也是说得过去的。”
“是啊,是啊,没想到匈奴竟然会答应归顺。”
...其他大臣也纷纷相继附和道。
此时,扫了众臣一眼,萧承的目光却是落在了朱熊身上。
“朱爱卿,你认为如何?”
没想到,此时萧承竟然会问自己,朱熊微微一愣,才上前道:“皇上,微臣倒是觉得,一切还是等见过匈奴使团再做决定才好。这匈奴一向狡诈多变,微臣恐其中有诈。”
第289章 侥幸
“朱大人,这是质疑薛大人的意思嘛?”
闻言,白侍郎顿时冷言质问道。
“白大人,我自然不是这个意思,匈奴狡诈,是人尽皆知之事,我只不过是尽为人臣子的责任,好心提醒罢了,难道说的不对嘛?”
朱熊笑了笑,坦然的笑道。
他也想落井下石,但是事实就是事实,一切也都在皇上的定夺。
“好了!”
萧承突然间寒下了脸来。
一听此话,大臣们纷纷噤住了声音,不敢再言语,生怕会惹祸上身。
“薛爱卿,既然匈奴使团已经来到了长安,大楚自然也就没有拒人之门外的道理,明日一早,宣使团觐见。至于薛爱卿谎报捷报之事,也容接见完匈奴使团,再定!”
萧承扫了众人一眼,冷声道。
“微臣领旨。”
众大臣一听,顿时纷纷俯首道。
清心殿外,依然还是欢声笑语,可是,当殿内的大臣们走出来的那一刻,才察觉到后背的内衣早就湿透了。
薛凯和薛义走在最前面,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笑容,哪里还有刚才在殿内的谦卑和恭顺。
一向跟薛家较好的大臣们走在他们两人身后,纷纷迎合着,说道:“薛将军,可真是有胆有谋啊,如今不单单凯旋而归,更是给皇上解了心头一个大患啊。真是佩服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