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敢不愿意。”顾曼蔓道。
“家里还有鸡,还得喂猪,总得留个人看家。”外公继续解释到,表示只去一个人。
“鸡和猪都卖了吧,反正您二老必须和我一起去燕京。”
外公心疼的敲着椅子:“九月就卖,你真是败家子,你知不知道要少卖多少钱。”
“大不了差价我补给你吧。”
“我缺那两个钱吗?”外公没好气道。
他现在存折本里钱不少,他说这个话,那时相当有底气的。
“那要不然外公找人帮忙照看两个月。”
“还两个月,你哪儿那么大脸,让人给你照看啊,喂猪不累咋的呀。”
“那外公,你说咋办吧。”
“家里留一个人。”外公坚持道。
“不行,你和外婆要是不一起和我走,那我不结婚了,要不婚礼往后推,等家里的肥猪卖了,再办婚礼吧。”
“胡闹,有你这么办事的吗?还没结婚,你就想惹得你婆家不快,我看你嫁过去能有什么好日子。”
虽然他自己生的是三个女儿,家里没有婆媳关系那点儿屁事,但是从小到大,见的就多了。
村里就经常有处理不好关系,搞的鸡飞狗跳的,随便找点事,仗着长辈的身份,就够你吃亏的了。
“那我不管,既然外公也知道我这样可能会得罪婆家人,那外公还不跟着我一起走。”
“回头再说,离九月还早呢。”外公皱着眉头,既没说好,也没说不好。
“那我九月过来接人。”顾曼蔓就当外公同意了。
顾曼蔓待到半下午的时候,就回去了,外婆还是给顾曼蔓掰了几个苞米。
这还是顾曼蔓坚持说吃不了,才只拿了几个走,不然外婆恨不得让外公挑一箩筐给顾曼蔓送回去了。
走到人少的地方,顾曼蔓就把苞米扔空间了,大姨家的门依然是关着的。
顾曼蔓结婚的事,想必外公外婆也会给大姨一家说的,顾曼蔓九月来了,再来通知一次就好。
到石山镇,顾曼蔓找了个饭馆吃了晚饭,才慢悠悠的回了顾家村。
三伯一家已经吃了晚饭了,在院子里坐着歇凉,丫丫在一旁抓着萤火虫。
水沟旁的萤火虫更多,可惜三伯不许她去,丫丫只能在院子里撵着那两只萤火虫了。
“曼蔓,你怎么这个点儿回来,天都黑了,你吃了晚饭没有啊。”三伯母问。
“吃过了,三伯母,我在镇上耽搁了点儿时间,所以回来晚了点儿。”顾曼蔓站在院外答道。
“进来坐会儿吧,这么早,你回去一个人也没事干。”三伯喊道,情绪有点儿不对。
“怎么了,三伯。”顾曼蔓坐在板凳上,问道。
顾三伯灭掉手里的烟,缓缓说道:“养殖场的事,出了点儿变故,恐怕是得认栽了。”
“怎么回事,之前不是还好好的吗?”就去了一趟省城回来,就出现变故了。
“今天不是去消毒吗?就和他们碰了一面,不知道他们是哪里得来的消息,也知道要修路的事了,
这会儿一群人咬着不肯散伙了,要是我想让他们退出去,要我退给他们每人十二万。”
一共十八个老板,没个老板当时平均投资是四万多一点儿,现在把养殖场搞成这样,一个修路的消息下来,就想净赚一倍多,去哪儿想这种好事呢。
“我看这些人,根本就没想过要退出去,就是听说修路的消息了,觉得养殖场又能赚钱了。”三伯母忿忿的说道。
“我倒是不这么认为,就算把路修起来了,也跟他们没关系,养殖场的根本问题,和修路无关。”
这些人顾曼蔓虽然都没打过交道,但是就凭他们早年就出去打拼,能攒到钱一起接手养殖场就知道。
都不会太蠢,养殖场的内部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就是在养殖场旁边修个机场,那也没用。
“我也这么认为,这些现在要十二万,我估计是先试探,估计就是借此想多要点儿钱走。”三伯说道。
“曼蔓你说现在怎么办啊,我们家现在几万块砸进去,还找青丫头和爸妈借了一万多呢,他们现在坐地起价,要是继续这么僵持着,那咱们的钱不是也跟着打了水漂了。”
三伯母急的不得了,自家攒的那点儿钱,没了就没了,她可以和老三出去打工曼蔓赚。
但是青丫头的钱,是要买房子的,要早点还啊,还有爸妈那里也得经快还了啊。
“我看这些人,估计就是吃定了三伯有能力接下养殖场,又不甘心三伯一个人赚钱,所以想趁机捞这一笔。”
不管修路与否,养殖场有多赚钱,大家都是知道的,能不眼红吗?
“如果他们是这个意思,那就一起耗着吧,我不吃这一套。”顾三伯扔下烟头,用脚狠狠的碾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