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命之事,可大可小,尤其他们五人牵扯各方,想探听消息的一定会抢着来,严都平并不怀疑朱天麟,但是想知道其他几个人的动向,故此一问。
朱天麟回道:“原本说好是史将军来的,泰山王殿下不知道有什么事情吩咐,把史将军叫去直接遣我来了,我想一则我和殿下熟悉些,二则文书多是我撰写,各路的情况更为熟悉。”
他心里当然不止这么想,只是说得保守,严都平问:“五道叫史文业去何事,你知道吗?”
“不知道。”
“猜猜呢。”
朱天麟想了想:“属下猜测,史将军怕是有二心,泰山王殿下不想让他知道殿下的近况,所以叫我来。”
“你再猜猜,他是谁的人。”
聆茗很少有机会看他们谈论公事,饶有兴致的托腮倾听,严都平问朱天麟,她就眨巴着眼睛盯着朱天麟看,朱天麟注意到她的目光,脸都红了还故作镇定:“不瞒殿下,我们五人表面称兄道弟,背地确实各有其主,据我所知,只有张将军是赵公明元帅的人,刘将军可能还听命于道德天尊,钟将军和泰山府闹不清,史文业将军属下真的不太清楚,不过这么一来也好猜,大约是九重天哪位。至于属下嘛,殿下也知道,就是听元帅的,不过自徐州一别,属下便无二心了。”
严都平笑笑:“赵公明知道要伤心了,你们可都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
朱天麟也笑“元帅也不糊涂,想必心中有数。”
“以后鬼寻卫的事皆由你来报,寻不着我,跟阿旁阿罗讲也是一样的。”
“是。”
两人一时无话,严都平不出声,朱天麟也不走,聆茗忍了好久才问:“你们说完了?”
朱天麟点头,聆茗皱眉:“你不走吗?我要说的是家事,你也能听?”
朱天麟又呆了起来,摸着自己后脑勺:“呵呵呵,是在下唐突了,我去外面候着,去外面候着。”
聆茗看着他的背影问严都平:“你们地府可算有些新面孔,是九重天罚下来的?”
“怎么,瞧着顺眼?”
聆茗翻了个白眼:“多问一句罢了,您也爱管这样的闲事儿?果然转了性子。”
“你是送东西来的?”
聆茗摇头:“圣母娘娘叫我过来告诉一声,五姑娘已经醒了,眼下在蓬莱洲呢,本来只是带过去玩几天,不过看这情形,只怕要在我们岛上久住了。”
严都平有些绷不住,瞳儿要是知道小五醒了,该多高兴啊,他低下头,遮住眉眼:“瞳儿伤得重,还请你们多费心,好好,照顾小五。”
“这个您放心,起居饮食,读书修行,两位娘娘都是亲自过问的,旁的事情,也有我和聆菁姐姐,您不知道,我们那儿许久没有小娃娃了,个个喜欢她,从前碧泉不上岛的,五姑娘来了之后他都常来玩儿,好着呢,殿下安心照顾三姑娘就是。”
“她在蓬莱,我自然放心,你帮我带信回去,就说瞳儿还好,之后轻易不要来找我们,也不要用八卦镜看,该报信的时候我自然会派信去,要是有人往蓬莱洲打听我的下落,只回不知道就行。”
“殿下这是,要带着姑娘躲起来?”
严都平沉默良久:“下雨了,回吧。”
“哎。”
聆茗没有多问,从屋里出来时,外头果然下起了雨,她驻足檐下,听着淅淅沥沥的雨声,朱天麟背身站在不远处,负手拿一把伞,秋雨冷冽,夹着凉风,聆茗看着他高大又有些傻气的背影,心里生出丝丝暖意。朱天麟转身看到她,笑着走过来:“姑娘冷不冷?”
聆茗垂眼:“有些。”
朱天麟赶忙脱下外衣给她披上:“人间气候不如蓬莱和暖,姑娘虽然难得来一回,可千万别受凉了。”他又递过伞来,“这个姑娘拿着,淋了雨不好。”
聆茗接过,低头笑问:“将军,瞧我顺眼?”
朱天麟挠了挠头:“姑娘见笑。”
“我知道,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姑娘读诗?”
“不怎么读,只知道这一句。”
“足矣,再多也无用了。”
“你读吗?”
“我?不读。”
聆茗挑眉:“我又想起一句来,好像蛮应景的,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既见君子…”
“云胡不夷!”朱天麟有些兴奋,“云胡不夷?”
聆茗不说话,撑着伞走进雨中,朦朦胧胧,慢慢消失,朱天麟在她身后喊话:“在下朱天麟,地府寻卫使朱天麟。”
佳人不见了身影,阿旁皱着眉走过来:“嚷什么嚷,你家呀,给我闭嘴。”
朱天麟傻笑:“将军信不信,她一定记住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