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鹤书+番外(435)

作者:永恒的夏亚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虎裘客在心中遗憾地叹了口气,然后,他猛然吊起虎目,浑身散发出无上威严,像是要把眼前的一切压为齑粉。寻常的人看到这变故,纵然没有跌坐在地,也会吓得手足无措,然而这位纲首,甚至都没有给出丝毫反应。

??“你这招,”过了半晌,那张死灰色的嘴才僵硬地翕张开,“吓退过不少人吧……”

??虎裘客那迫得人不能近身的威慑力顿时烟消云散了,那一刻虎裘中所裹的,只剩下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普通人。他重重叹了口气,抚弄“白倌儿”的手上暗暗使上劲,他还有最后一招,上船前他专门训过这只狸子,只要他按在狸背上的手先紧后松,狸子就会箭一样射向前方人的面孔。

??“就是现在了,”他喃喃自语,然后手猛地一抬,“见识一下你白大爷问!”话音未落,那狸子果然暴起,犹如一道白虹贯在甲板上,然后顺着虎裘客的脚边溜走了。

??看着白色身影一闪而逝,虎裘客反而有一种“一切正常”的欣慰,“我就知道不该信魏老四……”他心中这样想着,被独孤元应单手提了起来。

??“你是谁……”纲首饶有兴趣地看着眼前的人,现在虎皮已退,这人像是猫一样可怜兮兮地被他抓在手里。虎裘客并没有回答,他提鼻子嗅了嗅,然后皱起眉头:

??“焦糊味真重。”

??“什么?”纲首像是没反应过来,他死灰色的脑袋歪到了一旁。

??“这就是焦糊味的源头,你,跟这艘船,都早就成一堆炭肉了。”

??“你眼光真好。”独孤僵硬的脸上露出赞许之色,“但是你说得不准确,船一半是焦的,一半是新的,我……”他别过头,让虎裘客看到自己脖颈处的缝合线,“也是。”

??“这个头……不是你的……”虎裘客话未说完,已被独孤元应重重摔在一堆木桶上,他甩了甩七荤八素的脑袋,徒劳地想要把漫天金星摇散。他知道不会有人来救自己,今晚,纲首大人要亲自审问他的犯人。

??木腿的声音由远及近,听起来独孤并不着急,眼前的虎裘客手上有多少斤两,他已经了然于胸。

??“我和猫八字不合,和海也八字不合,”虎裘客沮丧地心道,“见了鬼了我要接这份差事。”想到这里,他猛一咬牙,踹翻了脚边叠着的两个大木桶,说实话这一脚踹得绵软无力,方向也不对,本来不会对独孤元应造成任何影响,但是从下面一个木桶里掉出的东西却把两个人都震住了,那是一个身形臃肿,散发着恶臭的死人,他的双眼圆睁,脸上布满了血痕,仿佛还在无声地尖叫。

??

第300章 特别篇,写在中间的话

作者有一个好消息要同大家分享:昨天,王策先生托运的影印资料终于送到了,之前因为查询方面的问题,笔者一度以为这些资料已经遗失,如今能拿到手里,不禁涌起身在美梦中的感觉。

这些资料是王先生埋首“白案”几十年的心血结晶,内容包罗万象,对于广大爱好者不啻为一座巨型宝库,在笔者的多次恳求后,王老终于被笔者的诚意打动,同意将这些资料拿出来与大家分享。遗憾的是,这些原始资料都缺少最基本的梳理,难免让阅读的人找不出头绪,笔者计划接下来用两周的时间对资料进行规整消化,并制作几期针对该资料的专题。

王老先生得知资料送达后,特别嘱笔者首先阅读其中一份1915手稿,他声称这份手稿很可能与如今的“临汾大墓二期”事故冥冥中暗藏着某种联系。但是当笔者找出手稿后,却对王先生的这种说法大惑不解,这份手稿于上世纪初写于澳属新几内亚,它又是如何与本世纪山西的事故扯上关系的呢?

我们先来看看手稿本身,它的作者是20世纪新几内亚的一名灯塔管理员,手稿是他的日记。这人很可能有一些华人血统,因为他的日记中除了英语外,还零星出现过一些汉字。

通读手稿后,我发现这位管理员的书面英语相当拙劣,显然并没有受到过多少教育,而日记里的汉字也充满了各种书写与语法错误,这让阅读文档成为了一件极其费力的事,大部分时候,笔者不得靠猜测来理解段落的大意。

文件多次提到了“海将军”这个语义不明的词汇,笔者认为这很有可能是某种皮钦语对汉字的借用,因为前者的拉丁书写体系复杂而不完整,一个教育程度不高的当地人很可能无法掌握。

但是王策先生却并不这么认为,手稿末页附上了一份他对我国东南沿海客家人歌谣的调查纪录,“海将军”这个概念在歌谣中作为一个主题反复出现。王老认为,“海将军”的传闻与汉代的博山传说休戚相关,也许它是从博山的种子里孵化而出,甚至,它就是博山的一部分。

上一篇:梧桐树下一篇:遗憾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