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在掌握的情况推测,当天早晨二号墓道很可能发生了一次小型塌方,导致上述四个人被困在墓中,“松水八仙”标红楼的正下方。办案人员事后在该墓道中发现了好几处由内向外的挖掘痕迹,显然他们曾经数次尝试自救,然而因为缺乏必要的挖掘工具,这些努力都失败了。更让人唏嘘的是,这四人显然是因为慌乱而迷失了方向,他们先后挖出了两个比较完整的洞,但是当洞打到标红楼边界的地方,都莫名其妙地调转了头,重新回到了标红楼范围内。这也成了后来好事者捕风捉影的谈资之一,林博士已经专门发文驳斥过“鬼打墙”相关言论,他指出,在地下狭窄而缺乏参照的墓道里,人类的方向感几近完全丧失,打洞偏离原来方向这种事,再正常不过。
但是,阴谋论者很快又发现了本起事件的另一个怪诞之处:研究生蒋某的尸体并不是在墓穴中被找到的。当天下午16时,他被发现在标红楼13层的应急楼道内,衣衫不整,脸上挂着疯狂的笑容,他的双手各攥着一把买券,左手三张,右手两张,另有一张特别大的买券被他强行撕开,左右手各执一半。最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地方在于他的死亡时间,尸检显示他死于两小时以前,也就是说,当营救人员挖开塌方的墓道抬出罗姓导师尸体的时候,蒋姓研究生其实还活在他们头顶上方的废弃楼道里。
神秘主义者和阴谋论者当然可以根据这个情况创作出无数个版本的惊悚故事,然而,事情的真相也许比他们想象的要简单许多。
调查人员已经在标红楼未完成的地下车库里发现了一个直通下方墓道的洞穴,很显然蒋姓研究生就是挖通了这条路才从墓穴中脱困。至于他为什么没有第一时间出来报警,林博士表示,该研究生与其导师因为一些经济与学术方面的纠纷素来关系紧张(蒋姓研究生曾经私下指责他的导师剽窃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强迫自己去导师个人的公司充当免费劳力),他很可能因为宿怨而在脱困后藏身烂尾楼,听任其导师在墓中等死。但是,恐惧与内疚最终让他崩溃了,也许,标红楼中那些荒诞不经的传说也成了帮凶。何况,即使没有那些鬼故事,一条久无人烟,不见天日的废弃应急楼道就已经够让人心惊肉跳的了。我不知道在那个下午,压垮蒋姓研究生的最后一根稻草究竟是什么,但是,我依然很同情他的不幸遭遇。
关于很多人在博客下留言询问的那位“蓝衣少年”,目前笔者也没有进一步的消息。我们能够知道的是,本月10号左右该少年确实硬闯过“松水八仙”开发商的办公地点,要求与当时的负责人对话。他的那身蓝衣现在已经查明,其实是临汾某私立学校的高中部校服,警方正在对该校学生进行全面排查,估计很快我们就能得知他的真实身份,到时候我们也许可以得知他强闯开发商办公地点是为了什么,他口中不停念叨的“祸根”又是什么。
另一件值得一提的事,是楼盘注资方面请来的职业经理人郭某已经开始了他在临汾的活动。不得不承认这位经理人非常有手段与胆量,短短一周时间内,他已经多次尝试撬动临汾方面的管理层。
笔者搜集到的情报显示此君在经理人界是一个十足的狠角色,凭着雷厉风行和不择手这些年来在资本世界一直没有败绩,注资方把这人请过来无疑体现出了他们对“松水八仙”项目不合常理的重视。
同时,笔者也注意到,那位一直藏在水面之下的神秘投资人,如今也已经呼之欲出了,如果真是那位大佬想要借“松水八仙”项目入局山西房地产市场,那“临汾大墓二期工程”也许真会面临巨大的压力,这是我等“白案”爱好者绝对不希望看到的。
一位“松水八仙”的内部人士告诉笔者,郭姓经理人在前一阵子携款拜访了楼盘开发阶段的历任负责人,不久之后,存放于某个开发商办公室中的标红楼原始设计图即告“遗失”。
与此同时,他还造访了临汾市内两座最大的文物黑市,搜集了很多有关东汉高足香炉的资料,笔者怀疑他很有可能正在调查“松水八仙”前任董事长的死亡。
最后,笔者有一个好消息要与大家分享。前些日子,笔者结识了一位“白衫郎案”的民间专家。
我们的相识颇有传奇色彩,起初他在笔者的博客下留言,短暂的交谈后,笔者发现这位老先生有着扎实的“白案”修养,他告诉笔者,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他就已经开始接触“白案”,之后更是不能自拔,淫浸其中长达半个世纪。笔者一向以“白衫郎案”研究者自居,然而与这位为“白衫郎案”谜团奉献毕生心血的老先生相谈,笔者感到万分汗颜。在这里,笔者要感谢博客这个平台,让我们这些不被正统史学承认的民间爱好者能有相互认识的机会。